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部分,資源帝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已經拔得頭籌的情況下,只剩下九所大學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
而全國有名的高校,可不僅僅只有十所,雖然有些大學有著很明顯的優勢,但這些有著明顯優勢的重點大學,也不止十所。要從那麼多的高校當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萬一這次沒有分到這塊肥肉,天知道以後會在什麼時候,再有這樣的機會?
最為主要的是,如果讓別的大學搶佔了這樣的先機,而自己的大學沒有任何做為,那麼再過幾年,有著三千萬投資專案的推動下,原本相差不多的大學,肯定會拉開差距。教育的本質,可不就是拿錢來堆麼?
別人得到了,相應的自己就會衰弱。在這個教育部都緊巴巴過日子的時候,三千萬能發展起多大的優勢,任何一個大學的領導人,用屁股都能想到。
如果說在水木大學沒有簽訂協議之前,還有人對產學研這個模式由外資來進行有著憂慮,還會矜持得不想答應。但在水木大學和環亞簽訂合約以後,就沒有誰會傻到矜持下去。
別人水木都開始吃肉了,我們憑什麼還要守著一些不合時宜的規矩?難道真要看著水木大學和自己的大學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才能醒悟?這不科學嘛!
所以,在水木帶頭的情況下,只要是有實力的大學,都想要在這產學研計劃當中,分上一杯羹。甚至於把這產學研專案,拉到了政治的高度,有些非常積極的大學,甚至還喊出了“誰和產學研過不去,全校師生就和他過不去”的口號。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東在國內實行的產學研計劃,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在各大高校裡面掀起了軒然大波。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
在金錢的刺激下,十所高等院校很快就選了出來。而環亞這邊,也如約的和那些入選的學校,簽訂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協議。有了這個協議,那些學校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拿到三千萬人民幣,用於建設國家級的科研機構。
在把人才招聘和產學研專案弄好以後,時間已經快要到八八年的一月份了。原本以為要開工的那些實業基地,由於各種原因,直到現在還僅僅是把地皮給圈了起來。
對於這樣的情況,劉東也萬分無奈,這幾個月大家都連軸轉得跟駱駝一樣,壓根就抽不出人手去監督工地開工的事情。沒有劉東這邊的人去,建設方也不敢隨意的就把基地給弄起來。萬一劉東他們不滿意,豈不是做無用功?
所以,最開始想著要弄的六個機械廠,一個晶圓廠,還有一個基於行動通訊技術的高科技工業園區,直到現在都還在規劃設計當中。而現在其他的事情都忙完了,也就該弄工廠的事情了。
於是,還沒有休息兩天的陳志豪幾個專案負責人,又被劉東給拉到了環亞京城分公司裡面來開會。
小會議室裡面,劉東坐在主位上開口到:“各位同志們辛苦了,這段時間的確是把大家累得不輕,眼瞅著就快要過年了,本來是該讓大家輕鬆一下,可惜,咱們公司這次攤子鋪得太大,新招來的人手雖然充足,但他們還得學習一段時間才能頂用。所以,我也就只有把大家又找來,把應該處理的事情先處理完了再說。”
“工廠地基動工的事情,我們是不是可以放緩一些,等到開了年以後再開始做。要是現在就強壓下去,雖然會節約一些時間,但做不了兩個月,我們就得給他們放假過年,這樣一來一去,反而很麻煩。”陳志豪說到。
“等開了年以後就晚了,依照我們公司現在工程的進度,等到開了年之後一口氣做完,方便是方便,但實在浪費時間,我們寧願麻煩一些,也不寧願浪費時間。你想想,如果現在就開工,那麼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們新招收回來的那些人,鍛鍊兩個月以後,也差不多可以用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抽調一部分人出來做別的事情,但如果等到開了年再動工,一來一回,至少就是四個月的時間,這損失該有多大?咱們現在缺的不是人,而是時間。早點把人鍛鍊好,我們也能輕鬆一些,日本那邊也需要有人去盯著,香港那邊現在還是任大道一個人頂著,林家兄弟他們現在還在蘇聯待著,時間不等人啊!”劉東說到。
如果說之前制約環亞快速擴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緊缺,想要找一兩個能堪大用的人都很難。但在央視廣告的影響力下面,這個制約環亞發展最主要的瓶頸已經突破了。以環亞現在的能力,只要能快速的把那些新人鍛鍊好,適應了環亞的工作要求,那麼同時開動幾個方面的工作,都是毫無壓力。
如果在這個時候,因為要過年這樣的小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