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資源帝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考察團這裡得到了大筆的訂單,對於他的地位穩固有著巨大的好處。這樣,劉東以後再和葉利欽聯絡的時候,葉利欽也會記得劉東所給予的支援。這樣互惠互利的好事情,能做多一些就做多一些。

想到這,劉東開口對著葉利欽說到:“葉利欽書記,我對於蘇聯的工業成果已經仰慕很久了,對於蘇聯的機械更是有著足夠的認識。既然您願意幫助我,那實在是太好不過了。正好我現在有開工廠的打算,如果能在蘇聯採購到足夠用的機械,就不用和那些資本主義的吸血鬼打交道了。”

“當然,那些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他們賣東西,從來都不老實,不像我們蘇聯,對於社會主義國家是以成本價出口的。”葉利欽也贊成的說到。

對於葉利欽這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劉東已經有了足夠的免疫力。雖然美國日本那些國家,裝置價錢是賣的很高,但蘇聯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當年援建的那些專案,也並不是無償的。不但不是無償的,而且價格還很高。要不是當年西方國家對於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技術封鎖,華夏未必會老老實實的買蘇聯的產品。

但既然葉利欽開了這個口子,劉東自然要選擇好想要購買的機械。其實劉東最想要買的,卻是技術,再好的機械,不過是工具,只要懂得技術,總會弄出相應的機械。但是你買再先進的機械,也不可能懂得相關的技術,當買回來的機械全都壞掉後,你還得繼續購買這些機械。

所以,但凡是能夠買到的技術,劉東就不會願意去大批次的購買那些用技術製造出來的機械,那樣很不划算。可惜這個年月的蘇聯,對於技術雖然不夠重視,但那僅限於他們自己國家的人,而像劉東這樣的外國人,他們就會把技術看得很緊,不到必要的情況下,他們都不會出售技術。

就像國內的那些國企一樣,要是哪個研究所弄出一個先進的技術,適用於那一類的國企,那麼國企想要拿到這份技術,並不需要支付什麼金錢,而是直接打報告,然後直接無償應用就成了。但是,要是那些民營企業想要應用這項技術,那就絕對不可能。這和蘇聯的行為,基本上是相同的。

現在暫時拿不到技術,劉東也只有把眼光看向蘇聯製造的機械。雖然蘇聯的機械一向是傻、大、黑、粗,但比起現在國產的那些機械,還是要好很多。原本劉東準備把國內那個精密機械工廠擴大,準備購買國產的機械。

現在既然有那麼好的條件,自然要選用蘇聯的東西。單單就是那機械所用的材料,國內就不一定能夠做出來。就更何況蘇聯那些機械,效能上也會好很多。

劉東在京城的那家工廠,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業務也算是興旺。由於劉東的刀具質量和國外刀具的質量都差不多,而且價錢還要便宜一些,最重要的是,劉東的刀具不用必須支付外匯。所以,很受那些國企工廠們的歡迎。

華夏的工業界,本就是吃外匯的大戶,那些國企的工廠廠長,每次去打報告需要申請外匯,都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常常打報告申請一萬美元,而上面僅僅會批下來三千美元。這還是要關係好,要是關係不好,直接就把報告打回來。

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廠長對於外匯這玩意,是相當頭疼。而有些地方,卻不得不用到外匯。最常用外匯的,就是那些機械製造廠。雖然機器不用每年都更換,修修補補,保養一下,也可以用個幾十年。

但是,那些直接和加工工件接觸的刀具,卻是個消耗品。雖然很大部分的工件,在節省的情況下,不會用到進口刀具,但有些工件,礙於精度和硬度,國產的刀具根本就不頂事兒。

別說加工了,就算勉強裝上去,也會立馬就繃斷,別說加工工件,還要出事故。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要用到進口的那些刀具。雖然單件的進口刀具並不貴,便宜的幾百美元就能買到。但耐不住這玩意是消耗品,要是工廠的任務重,那刀具就會耗得很快,用出去的外匯就像嘩啦啦的流水,怎麼也止不住。

而就在劉東把工廠弄好之後,以前那些必須用到外匯的刀具,卻可以在劉東的工廠裡面買到。這對於那些工廠的廠長們,是一件非常利好的訊息。託國內刀具廠一向不太給力的福,劉東的刀具廠雖然沒開多久,但是賺錢的能力是相當不錯的。

正好劉東現在手裡又有那麼一大筆錢,所以劉東就打算做大工廠。刀具雖然賺錢,但畢竟是小玩意,國內的市場就那麼大,劉東也不可能不給其他的公司留條活路。所以,劉東就打算做機械廠,專門生產機床,用於特種加工的銑床和鑽床,這樣的機床,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