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部分,資源帝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恰好是國內最缺乏外匯的時候,要換在十年後,劉東手裡的這些外匯,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看到劉東的表情,南巡首長決定不再逗劉東了,於是,南巡首長開口說到:“我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的外資能夠安全的到位,然後承諾今後十年之內,你們公司投入華夏的外匯額度,總投資額不低於二十億美元。並且,在國外的時候,如果國家有需要,你們要儘可能的給予國內的工作人員以便利。對於你們公司以後掌握的科學技術,不得以任何理由,對我們國家予以限制使用和設定障礙。”
三個條件,僅僅只有三個條件,只要劉東答應了,那南巡首長答應給予劉東的待遇,就能夠得到解決。當劉東聽完南巡首長的條件以後,也不得不佩服南巡首長的老辣。
第一個條件,無論對於南巡首長還是對於劉東來說,都僅僅是開胃菜,兩方的人,都對這個條件沒有多大的關注,因為這個條件對於南巡首長和劉東來說,都僅僅是附帶。
如果劉東的計劃真的按照南巡首長給予的條件那樣做,十年之內,二十億美元的投資,都只能算是最基本的東西。之前劉東的計劃,僅僅投入十億美金就能夠正常的運作,那是因為之前的五年,劉東都僅僅是打算把基礎給建設起來,並沒有說要把這些產業做到鼎盛的位置。
十億美金,不但足夠,很可能還會有剩餘。但如果因為南巡首長給予的條件,把先期的基礎工作都全跳過,開始正常的產出,為了佔領市場和把握國際先進動向,十億美金,就不是那麼夠用了,都不用南巡首長特意說明,劉東自己都會增加投資額度。
所以,第一個條件,僅僅是想到於開胃菜,而沒有談到正題。但從第二個條件開始,就開始有難度了。別看南巡首長說得那樣輕描淡寫,什麼國家有需要,你們要儘可能的給予國內的工作人員以便利,好像劉東做不做都差不多。
但實際上,如果劉東答應了南巡首長的要求,真的到了國家有需要的時候,那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不管能不能做到,都要使出自己最大的能力。這個條件,就不是那麼容易答應的了,因為在國際上,華夏雖然不是舉世皆敵,但朋友的確沒幾個,就算有的那些朋友,在國際上發言的能力,也是相當有限。
要是國傢什麼事兒都要找到劉東,那劉東的公司其實就相當於在給國家打工。對於劉東公司在國際上的形象,並不是十分有利。如果這樣的事兒做多了,國際上的那些公司,就會直接把劉東的公司當成華夏官方的一個傳聲筒,而不是做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司來看待。
這點,就比較麻煩了。倒不是劉東不願意在某些事情上給予國家幫助,實在是要是給那些外國佬這樣的印象,對於劉東想要拿到一些比較敏感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過早的暴露了這一點,對於劉東在國外的經營,很有害處。一個華夏獨立的私人國際性企業,和一個帶著華夏官方性質的私人國際性企業,在國外得到的待遇,並不相同。
而第三點,也是一個棘手的東西。雖然現在,華夏和美國的關係,還在度蜜月,美國佬就算是航空母艦,如果華夏想要,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事情。但是熟知歷史的劉東,卻知道,這樣的好時光,並不能維持多久。
兩年以後,美國佬就開始高舉起制約的大棒,等到再兩年之後,蘇聯解體,美國就開始把主要的目標,看向了華夏。那個時候,就算是一疊安全套,美國人如果覺得這東西會對美國那莫須有的國防安全有影響,也會限制華夏進口,即便是這些玩意,對於華夏來說,自己本就可以生產,並且質量比他們的還好,也是一樣,該限制一樣會限制。
而南巡首長給予劉東的條件,就是他們公司科技方面的技術,不能夠對華夏設定障礙。這點,才是劉東最為欽佩的地方。不管是南巡首長意識到華夏的好日子並不能維持多久,還是南巡首長未雨綢繆,能夠讓南巡首長單獨提到了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南巡首長的眼光敏銳。
但南巡首長這個條件,卻把劉東給難住了。如果之前的一個條件,劉東還可以和南巡首長討價還價,商量一下如果不到必要的時候,劉東是不會給予那些外派的工作人員以幫助,必須要是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劉東才會下大力氣幫忙,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劉東就不用摻合了。相信南巡首長考慮到實際情況,也會答應劉東的商量。
但最後這一條,卻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現在看起來,劉東公司的技術並不多,也不夠全面,而且每一個領域上,除了有限的幾個專案之外,離著世界先進水平,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好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