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部分,資源帝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事情,只要在美國把錢撈完,馬上就閃,然後回到國內做機械,正好他的優勢也在這一塊,拉上那些從蘇聯拐來的專家,再把那些因為軍工業萎縮,而吃飯都成問題的國內的工人拉出來,不但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還能為劉東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工人。
再加上現在國內那相當於白菜價的工人工資,只要埋頭幹個十年,那能得到的成果,絕對數也數不清。等到因為華夏而帶動的全球金融復甦,有了無數成果的劉東,坐在家裡都能數錢。
而且工業產品的利潤,那可是非常高昂的。一個工業裝置,少說也是百十來萬,產業化以後,每年賣上百億人民幣的工業裝置,也不是開玩笑。有了這樣的源動力,要不做工業機械,劉東才是腦子出了問題。
想到工業,劉東立馬就想到礦業,他的資源儲備計劃,也可以開始行動了。貌似這個時候的日本人,也在滿世界的圈地皮,可不能讓他們把所有的好處都給撈走了。
於是,劉東趕忙說到:“對了,在華夏一下用出那麼多的美元,好像也不太現實。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把我們之前規劃的專案做起來,不能再等了。”
“專案?什麼專案?”劉東那跳躍性的思維,明顯讓陳志豪有點跟不上,於是他滿頭霧水的問到。
“就是我們很早以前就計劃好的,關於礦業資源的問題啊。我們既然要做工業,那礦業問題就繞不開。正好現在全球的礦業都很低迷,我們又有錢,爭取花最少的錢,拿到最多的礦業資源。就像巴西的淡水河谷,上次美國佬不是拿這個東西來誘惑日本人麼?我也受到了誘惑,爭取去參上一腳,拿下一些股份。還有力拓和必和必拓,也不能少了他們。”劉東興奮的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陳志豪都不知道該怎麼吐槽了。自己這個老闆,是很能賺錢,但這思維,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跟得上的。他還沒有聽說過,有誰因為要做機械,就要把那些機械原料礦山也給買下來。
這不就相當於你做個麵包,你還得自己開一家麵粉廠,並且還有自己的農田,上中下游全都自己幹,累不累得慌啊?真沒見過這樣花錢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向發展
之前劉東確實是忘了這一茬,雖然在一開始他就有過決定,要趁著現在這樣的大好時機,把能拿下來的礦產都給拿下。等過了十年,那些礦產可就是翻著倍的漲,雖然僅僅是原料,但耐不住這些原料現在的價格量大又便宜,即便是翻一倍,那也是天文數字。
更何況,以後社會,可是爭奪資源的社會,現在他就把資源先佔了,以後也用不著看別人的眼色。想想後世華夏的那些鋼鐵廠,在這上面可是沒少吃虧,單單每年交的學費,都有上百億,而且還是逐年上漲。
他劉東現在就算有些底蘊,但也不能和那些國企相提並論。那些國企都覺得心疼的事情,對於劉東來說,就是災難。只要他還打算摻合這一行業,不管是機械製造,還是鋼鐵煉製,抑或者是有色金屬工業加工,都是需要原礦石。等到那個時候繳納高昂的成本,還不如趁著現在就先把這些資源礦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到時候那些礦產就算是漲價了,對於劉東的影響也不會很大,不至於讓他不得不退出這個有著豐厚回報的行業。
以前之所以沒有啟動礦業發展,一個原因就是那個時候離著礦業脫離低迷期還有一段時候,現在就算是把這些礦業拿到手裡面,也只有虧損的份,他劉東可虧不起。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他之前也真沒多餘的閒錢,來搞礦業儲備。雖然之前他賺的錢不少,但要花銷的地方也大,單單是日本地產市場,他就弄了十億美金進去,還有美國的股市,同樣也投入了十億美元,這兩方面,就直接要了他一半多的現金流。就算當時他想要強行上這個專案,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現在不同,從美國股市上,他又撈出了二十四億美元。這還是在他又投入了十億美金進入美國股市的情況下,再拿十億美金繼續跟進日本地產市場,日本這邊,也就差不多飽和了。剩下十四億美金,要麼全都投入國內,一開始他也是這樣打算的,但後來聽到陳志豪那樣說,想想也覺得不妥。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雖然國內的那些大佬,都知道他劉東有錢,但如果劉東時不時的就拿著大筆的錢投入國內市場,而且還是美元,保不準就有人眼紅,在有這麼大利益的情況下,說不定別人就會一擁而上。再加上這兩年國內的形勢也不是真正的毫無顧忌,劉東要又一下子投入十多億的美元,肯定會有人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