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以革命的名義,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員衝出樹林,迅速跑到鐵門附近。
幾個男隊員幫助同伴處理兩具屍體,大部分人則隨即穿過鐵門,闖入左側的英軍營房中,將匕首割斷了睡床上毫無防備100多名英國士兵地喉管。緊接著,他們再度來到幫工門的窩棚,以同樣方式結束200多名苦力的生命。
在這點上,岩石並沒有接受情報員的建議而放過無關人員,在前者看來,一切有可能製造麻煩人等,都必須事先堅決且毫不猶豫加以處死。因為安德魯統帥曾在親自授課時反覆強調過,世界上唯有死人最沒有危險,對敵人的仁慈,那就是對自己的殘忍。10分鐘後,整個倉庫中除了數十名愛爾蘭突擊隊員,再也沒有一個活著的生物。
凌晨2時,隨著指揮官的一聲“行動”令下,突擊隊員紛紛開啟儲備棉花、成品紗及大批成品棉布的倉庫,掏出腰間掛著的兩個火油壺,傾倒在堆積如山的棉紗(布)上。一把火後地倉庫在極短時間內很快就被大火包圍,冒著熊熊大火和濃煙。
大火先從西面倉庫燃起,伴隨著風勢迅速從蔓延到其他倉庫周圍,不多時,所有倉庫盡數燃燒起來,伴隨著刺鼻地濃煙和炙烤的烈火,倉庫屋頂紛紛垮塌,通天火焰映紅遍了整個上空,價值上百萬英鎊地貨物頃刻間統統化為灰燼。
望著自己的傑作,岩石滿意的點點頭。制止了突擊隊員們再度破壞救火裝置的企圖,命令大家迅速撤離。那是他知道。即便是現在來場傾盆大雨,也同樣無濟於事,明天留給英國人的將唯有大火肆掠過後的遍地廢墟以及數百具燒焦的屍體。
就在城南大火升起地同時,城內的其他突擊隊員們也在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在小隊長地帶領,衝入紡織工場,毫無憐憫地用短槍或是匕首殺死敢於阻擋在面前的任何英國人。在車間四周利用火油助讓整個工場廠房燃燒起來。
與英國政府強制用石頭建造的住房不一樣,場主們貪圖方便與便宜導致廠房大都屬於木製結構,一旦燃燒後果無法控制。突擊隊員們在破壞一切用於救火的設施器材後,他們再度闖進附近的工場裡,進行類似的工作。
沖天地火光以及驚慌的呼救聲,驚醒了曼徹斯特的居民們,當他們從床上爬起來時,卻驚恐地發現自己平日上工的地方早已成為火海一片,因為害怕,老婆與孩子們頓時大聲哭喊起來;警察們三五成群地聞訊趕來。他們叫嚷著要求附近居民出來救火,卻沒察覺慌亂中有陌生人走到自己身邊,一把匕首順勢狠狠插入他們的後備,隨即癱倒在地上;得到火情通報的城市救火隊也駕著裝有水箱的馬車駛向失火地點,只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卻在街道兩側遭遇愛爾蘭人的無情伏擊。數十名忠於職守的救火隊員被打死在救火馬車上。
英國王家海軍學院,是英國培養海軍初級軍官地主要院校,被譽為英國海軍軍官的“搖籃”。學院建立於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那是感受到強大艦隊肆意掠過所帶來的豐厚利益後,伊麗莎白女王接受了海軍大臣的建議,便下旨在普利茅斯軍港附近開設海軍軍官學校。故又稱“普利茅斯王家海軍學院”。
兩百多年來。普利茅斯海軍軍校為英國艦隊培養出無數忠貞英勇的海軍將領,諸如納爾遜、羅德尼、傑維斯、特魯布里奇和科林伍德、布律埃、維爾納夫、格拉維納、約翰保羅瓊斯等人。正是這些高明地海上戰術家、戰略家存在繼續鞏固並加強著英國人不可動搖的海洋霸權,而這座海軍軍校業已成為大英帝國的驕傲所在。
(呵呵,說明一點,上述史料屬於作者本人編造的,英國海軍軍校事實在19世紀中期,即1863年建成立,地點也不在普利茅斯軍港,而是位於達特茅斯。)
1794年9月28日,將是普利茅斯王家海軍學院建成200週年的慶典。為此,學院專門僱用來數十名幫工重新粉刷校園,因為在那天皮特首相大人,以及內閣海軍大臣等都將來到學校視察工作,並參與學院官兵的各類慶典活動。
在當地愛爾蘭人地幫助下,另一路突擊隊地數名隊員得以潛入戒備深嚴的校園內部,他們的身份卻是油漆幫工。在抵達普利茅斯之後,該路指揮官就會同當地聯絡人仔細分析過,認為自己的100多名突擊隊員不太可能公然對抗前餘名軍校學員;同時,偷襲不可能奏效,因為每個宿舍都有專人看守,十分嚴格,任何意外的驚動就會讓整個計劃化為泡影。
左思右想之下,指揮官始終沒能想出一個能夠有效大規模殺傷英國海軍學員的最佳方法,倒是一旁的情報聯絡人建議指揮官,可以採用投毒的方式加以實現。因為軍校位於普利茅斯郊外,瀕臨大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