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部分,江山志遠,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里,雖是國道,但道路並不寬闊,好在路上的車並不多,中午,在中途一個城市邊緣的路邊飯店吃了飯,大家稍事休整,六臺車又馬不停蹄地朝南,拐上一條省道。
鄰省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亞熱帶氣候。越往南走,喀斯特地形越來越明顯,山色風光,到處都是綠意盎然,群山相擁,青秀奇偉,楊志遠這是第一次到邊陲,覺得邊城的風景不錯,當然如果硬要把她和楊家坳的風景進行對比,那麼楊家坳的風景勝在秀和美,中國南國邊陲的風光則勝在奇和險,各有千秋。
雨後初晴,汽車在邊城的山嵐間盤旋,楊志遠擁著酣然甜睡的安茗,靜靜地望著車窗外亞熱帶叢林,思潮萬千。
下午五點,汽車行駛將近9個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邊城小縣的縣委招待所。
第25章心如電擊(2)
縣委招待所已經有二人在等著,一老一少:年長者年近六十,中等身材,像鄉下的老農一樣面板黝黑,一看就是歷經風雨;年幼者二十來歲,面板同樣黝黑,比老者高出一頭,看樣子與楊志遠年紀相當。老少倆人稜角分明,長相有許多相似之處,楊志遠猜想,此兩人肯定有血緣關係,多半為父子。
老人由少者攙扶著,不停地和下車的老兵們打招呼,楊志遠看那年長者的神情和舉止,感覺此人不像是軍人出身,應該不是陳明達將軍的部屬。但讓楊志遠感到奇怪的是,從中巴車上下來的老兵們對其很是熟悉,一看到他,都親親熱熱地向其問好,說:“趙隊長,什麼時候到的?等急了吧?”
趙隊長笑呵呵的,說:“不急。”
一旁的年幼者卻說:“什麼不急,知道你們今天要來,我爸他吃完中飯就站在這裡守望了。”
趙隊長瞪了他一眼,依舊是呵呵地笑。看到陳明達走了過來,趙隊長趕忙和陳明達握手,他們的握手不是那種單手相握,而是雙手緊握,上下使勁地搖。趙隊長有些哽咽說,老陳,可想死你們了。
陳明達有些動情,說:“老趙啊,又有兩年沒見了吧,我也是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這一刻啊,這一次,我總算是把我們當年的這些老戰友聚到一起了,很不容易啊。”
陳明達看了年幼者一眼,問:“這是老三吧,越長越高了。”
老趙點頭,說:“這就是那老三,快叫陳叔叔。”
小趙畢恭畢敬說:“陳叔叔好。”
陳明達一揚手,說:“志遠、安茗,過來。”
楊志遠和安茗趕忙走了過去。陳明達說:“這是你們趙伯伯趙長生。”
然後一指楊志遠和安茗,說:“我女婿女兒。”
楊志遠和安茗趕緊給趙長生問好,說:“趙伯伯好。”
陳明達又說:“你們年輕人今後多親近親近。”
楊志遠和小趙握手,彼此問好,互相通報姓名。這才知道,此小趙全名叫趙前線,一聽名字就知道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趙前線健談,不認生,對楊志遠的問題知無不言。楊志遠這才知道,趙長生老人當年為支前的民工隊的隊長,隨一營三連行動,因此和一營三連的官兵結下了生死之緣。
當年自衛反擊戰,每個部隊的後面幾百米,都跟著一支由地方武裝部領導的由邊城民兵和民工組成的作戰輔助隊伍,主力部隊的子彈、地雷、爆破筒、擔架、糧食等等作戰物資都由他們肩扛手提及時補給,主力部隊向前,他們緊跟上前,主力部隊停下,他們原地不動。也是穿綠軍裝、打綁腿,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不戴帽徽領章。裝備更是五花八門,有駁殼槍、蘇式衝鋒槍、51式步槍、也有少量的5式半自動步槍。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武器,但每人都帶4個手榴彈。他們主要的任務是背作戰物資和救護傷員、抬犧牲的烈士遺體回國,什麼都幹,接受主力部隊的指揮。
一營三連的一應補給都由趙長生老人他們的支前民工支援,趙長生是隊長,今天在場的許多老兵都吃過趙長生他們提供的飯菜,有許多老兵還是趙長生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從戰場上背下來的。雖是民工,但生死與共、情同戰友,自是感情深厚,一見面就親親熱熱、摟摟抱抱,非一般感情可比。
趙長生老人戰後,榮立三等功,本來組織上給他安排一份可以養老的工作,但他沒有接受,主動申請,去此縣的烈士陵園看守烈士墓。烈士陵園離縣城有十多公里,地處偏遠,在一個山區的坡地上。鄰省這樣的烈士陵園有六處,此為其中的一處,安葬在這個陵園的,是陳明達他們團所屬野戰軍在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一千多名官兵和民工的遺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