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部分,江山志遠,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志遠和於小閩回到三招待所,楊志遠把後座上素雅的鮮花分給了每位領導一束,也包括徐建雄和胡捷。周至誠接過鮮花,沒說話,默默地上了車,奧迪在焦達的引導下,直朝高架橋的方向而去。
離高架橋坍塌現場還有兩個路口,於小閩的車就只能像螞蟻一樣地朝前移動了,此時的高架橋附近人山人海,人們像潮水一般地從林原的各個方向湧了出來,朝坍塌現場湧去。
周至誠看了看車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說:“小閩,你先停車,我們走路過去。”
周至誠徑直開啟車門,拿起鮮花自行走下車去,也不管後面的人抬腳就往裡走。後面的徐建雄、胡捷他們一看省長下了車,都忙不迭地停了車,一個個大小領導紛紛從車上跳了下來,緊跑慢跑地跟在周至誠省長的身後。
楊志遠跟在省長身邊,隨著人流往裡走,林原的經濟在全省來說還比較落後,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都比較落後,但即便如此,許多人的手裡都捧著鮮花,或一朵兩朵,或一束兩束,也有年紀大一點的人,手裡拿著香燭鞭炮。
周至誠也沒想到現場的市民會來得如此之多,他回頭看了一下跟在後面的徐建雄和胡捷一眼,說:“無論如何,你們今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確保今天現場民眾的安全。”
胡捷是第一次看到林原群眾這種自發組織的如此浩大的場景,他心裡暗自感到後怕,心想好在聽從了楊志遠的建議,解除了現場的戒嚴,要不然這麼多的群眾來到現場,警察如果硬是不讓人家進入,那麼發生警民衝突只怕在所難免。如此場合一旦發生衝突,誰又敢保證不會發生人員傷亡的事情,真要這樣,這事情也就越鬧越大了。
場外熙熙攘攘,越往裡走,秩序反而井然有序,安安靜靜。人們都自發地排著隊順著一條預留的通道依次繞著廢墟給遇難者獻花,鞠躬行禮,表達哀傷。
楊志遠隨同省長走過街口,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難怪林原的許多花店都沒有鮮花可賣,因為林原所有的鮮花只怕都已彙集於此,但見10橋墩至15號橋墩總長125米的廢墟之上,層層疊疊都是各色的鮮花,以白色的花種諸多,間或鑲嵌有黃紅藍紫的各色鮮花,這裡簡直就是一個花的海洋人的海洋,現場莊嚴而肅穆。而點點的燭火成橢圓形,在六個橋墩的外圍圍了一圈。林原人的祭奠習俗其實和各地一樣,從來都是用白幡來送別亡靈,度化死者的。但這一次,林原的民眾一改常態,除了在六個橋墩上掛滿白幡,在繫著小浩天的紅領巾的那個橋墩上,同樣密密麻麻地系滿了許多的紅絲帶。在橋墩和橋墩之間,有橫幅上面寫著:小浩天,你在哪裡,媽媽等著你回家吃飯!
林原,你還我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
楊志遠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震撼人心的場景。那橫幅上的話語既有市民們美好的祝願,也有對官僚的聲討。什麼叫民心不可違,這就是最好的註釋。這一刻的楊志遠雖然滿腔悲傷,但他同時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力量穿透心靈,天地在這一刻為之渺小。
楊志遠看了周至誠省長一眼,這一刻的省長,表情同樣是悲哀的,但悲哀之中,楊志遠還感到了一絲冷峻,這同樣是一種力量,它會讓許多的官僚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楊志遠隨同省長把花放到了10號橋墩下,這天的林原依舊是下著絲絲細雨,天空陰沉沉的,空氣中流動著一種無語的憂傷。此時,早有人認出了前來悼念的周至誠省長,人們靜靜地看著周至誠在10號橋墩前鞠躬,然後靜默了三分鐘。
如果說沉默是一種力量的話,那麼這一刻的楊志遠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種力量的存在,在現場瀰漫,所有的一切都停駐了,這是對遇難者的悼念,也是對生的敬畏。
三分鐘後,有人在輕輕地抽泣,有失蹤者的家屬跪倒在周至誠的面前,說:“周省長,我們需要真相啊。”
周至誠默默地依次把跪倒在地上的人們攙扶起來。周至誠默默地做完這一切,省長面對大家,擲地有聲地:“蒼天可鑑,我周至誠一定會還給林原人們一個真相,告慰遇難者的亡靈,這個世界可以沒有金錢,也可以沒有我周至誠,但不可能沒有天理良心。”
周至誠深深地向林原的父老鄉親鞠了一躬,動容地說:“作為省長,我周至誠愧對大家了。”
楊志遠知道,從省長提議召開常委會,向林原派駐調查組的那一刻起,真相就像是午夜的末班車,雖然姍姍來遲,但它總還是會來,藏是藏不住的。
胡捷一時只覺得膽戰心驚。
現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