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部分,江山志遠,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的房屋儘管有些破舊,但所有的外牆都清一色地刷了藍白塗料,看上去很美。
按說楊志遠該感到賞心悅目心情愉悅才是,但楊志遠沒有一絲的愉悅感,因為他知道,外牆再藍再白,也只是看上去很美。他看到的卻是其中的諸多問題,西環的老百姓尚在溫飽線上掙扎,豈會有此等閒錢花在外牆上,而且還如此統一,不用說,只怕這是西環搞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是為了讓路邊的房屋看上去很美,顯得不那麼敗落。
這樣做是做給路人看的?顯然不是,這是做給到西環的領導看的。比如說他楊志遠楊市長。只不過,別人看了會點頭,說‘不錯,很好看嘛’,而他楊志遠卻覺得刺眼,堵心,想站在路邊,罵娘。
能罵嗎?自然不能,他是市長,不是街頭的癟三。如果一個縣的興衰靠罵幾聲娘就可以解決的話,那癟三都可以當市長了,還要他楊志遠來會通幹什麼。
楊志遠現在對書記縣長的什麼興縣之策已經索然無趣了,他開始對眼前的村落有了濃厚的興趣。
楊志遠興致勃勃,說:“我看路邊家家戶戶外牆都這麼漂亮,鄉親們的生活應該不錯,走,上老百姓家去看看。”
書記、縣長的臉頓時有如土灰。沿線村落,村民家的外牆是漂亮,但裡面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還能不清楚,空空如也,許多人家一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電視機大都是從城裡二手市場販到西環來的二手貨。楊志遠只要走進路邊的人家多看幾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外牆漂亮無非就是做做樣子,粗看很美,細看就露陷。
書記說話有些不利落了:“楊、楊市長。”
意欲阻擋,但又不敢。
楊志遠已經抬腳走向一戶人家,此時聞聲回過頭來:“怎麼?不讓看?”
不讓看楊市長就不看,自然不可能,書記只能搖頭,沒話找話,說:“市長小心石頭,硌腳。”
關心備至。
楊志遠一笑,說:“不礙事,我是農村娃成大的,在山裡健步如飛,何懼這樣的小路。”
說話之間,已經走到了一戶人家,有老奶奶於屋前餵養雞鴨。看到楊志遠和書記、縣長、邵武平四人走了過來,不免有些奇怪,詢問:“你們是?”
書記、縣長都不敢說話,望向楊志遠。楊志遠在社港沒少走家串戶,他笑意盈盈,說:“老奶奶,我們路過,口渴了,討口水喝。”
現在誰外出不會帶著個水杯,即便沒帶水杯,也可以到路邊小店買礦泉水,誰還會上人家裡來討水喝,藉口牽強,明顯站不住腳。但楊志遠知道,此招對上了歲數的老人家有用,老人家她們那個時候,誰都有過渴了到路邊人家討口水喝,聊聊家常,歇歇腳的經歷。老人家對此肯定不會有疑,只會喜歡。
果然,老奶奶一聽,放下手裡端飼料的塑膠盆,洗了手,進屋拿出一個瓦罐,一個瓷缸。喜滋滋地給楊志遠倒了一碗水。瓷缸經過摔摔打打,瓷已經掉落,露出黑色,有點地方甚至於已經顯現了鏽跡。楊志遠並不介意,接過。
書記、縣長一見,直皺眉頭,心想這瓷缸也太噁心了些,楊市長第一次到西環,怎麼可以喝這樣的水。書記想要阻擋,晚了,楊志遠咕咚咕咚,把杯中的水喝了下去。
楊志遠不嫌,反說好:“老奶奶,這水甜著呢。”
老奶奶說:“自家井裡打的井水,哪有不甜的道理。”
老奶奶的屋旁是有一口水井,深不見底,井邊放有一鐵桶,用一根粗麻繩繫著,有木製的絞車,水得從離地十米的地下絞上來。
受人點滴當湧泉相報,楊志遠袖子一挽,將鐵桶下到井下十米的水面,鐵桶沉入水下,楊志遠將一桶水絞了上來,幫老奶奶提進灶屋之中。灶屋裡煙熏火燎,黑乎乎的一片,與屋外的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奶奶一見,連忙阻攔:“如此使得?不就喝了一杯水嗎,那能讓你做這種事。”
楊志遠笑,說:“老奶奶,甭客氣,我們年輕人,別的沒有,就是有力氣。”
老奶奶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深深的笑意。
楊志遠問:“老奶奶,我看您老家並不寬裕,怎麼屋裡黑不拉幾,外牆反而白花花的,很是漂亮,我還真有些糊塗了。”
“這都是縣裡的幹部糊弄人的,說是為了讓路過的領導看著好看。我們哪裡會花這個冤枉錢,全是縣裡鄉里出錢刷的。我們村裡的人,都把管這牆啊叫做‘糊弄牆’‘遮羞牆’。”
老奶奶笑,說,“鄉下有句俗話,這叫‘牛屎外面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