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部分,江山志遠,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3章蓄意阻擊(4)

情況不錯,一切都如楊志遠的算計。

楊志遠之所以將阻擊現場定於張溪嶺一號峰,就因為此處離農業科技園和張溪嶺隧道的施工現場近,也明白趙洪福一旦遇阻,其不可能呆在車中紋絲不動,張溪嶺自然風光無限美好,與其枯坐,還不如下車走走,聊以打發時間。而趙書記下車隨便一走,隧道施工現場看不到,但農業科技園肯定會盡收眼底,這樣一片天藍色的園區,放在榆江、合海這樣的經濟強市也許不算什麼,放在張溪嶺以東的古城縣只怕也是不值一提,但在張溪嶺以西,社港、臨江這樣的山區貧困縣能有這麼一片規劃整齊的廠區,確實很是不易,就不能不引起趙洪福的注意。

趙洪福是省委書記,他不管經濟,但放眼全國,農村和農民問題都是一個很有高度和廣度的政治問題,誰都不會對這樣的問題掉以輕心,楊志遠相信任何一個省委書記都不會對這個問題坐視不管,視而不見。在楊志遠看來,趙洪福書記應該會主動問起,楊志遠同志,山下這片廠房是什麼樣的企業啊?效益如何?對社港的農業可有影響?如此一來,他楊志遠就可以借題發揮,侃侃而談。沒想到趙洪福書記比他預想的要寡言許多,其竟然就是不問,楊志遠沒辦法,只有主動出擊,什麼農業的拉動啊,農民的增收啊,他就不信趙洪福書記不動心,這一出擊,趙書記就有了反應,打道下山,一窺究竟。要不然,楊志遠肯定還會不罷不休,一鼓作氣地往農業問題是引,什麼農業合作社,農村互助組,農村小額擔保,一村一品,公司農戶一體化,一個個農村熱點問題,時不時地冒出來,一張張大網張著,他就不信趙書記不入網。

楊志遠這是幹嘛,蓄意阻擊,算計領導,居心叵測,膽大妄為至極。一旦為領導知曉,後果肯定很嚴重。但楊志遠不怕,其一直就是如此,敢想就敢幹,精於算計。楊志遠為什麼不說一小時就可疏通堵塞現場,也不說五小時,因為其早經算計,一小時太短,趙洪福書記可能會就在這涼亭之中就農村問題與他楊志遠交談,雖然也有成果,但肯定沒有讓趙書記親臨現場,讓趙洪福書記感同身受更有衝擊力,五小時太長,頗具不可預測性,趙書記說不定事務繁忙,一咬牙,繞張溪嶺而過,那他楊志遠就真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二小時則剛剛好,正好於山下遛一圈。楊志遠如此精打細算,其一經謀定,肯定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試想遇上楊志遠這樣一個人,不管是誰當這個省委書記,趙洪福書記也好,朱洪福書記也罷,其結果只能是這樣,於不知不覺中正中楊志遠同志的下懷,就範入網。

趙洪福書記的越野車迴轉下山。楊志遠如當年給周至誠書記當秘書時一般,坐在副駕駛的座位,為現在的趙書記,保駕護航,指引道路。

趙洪福問:“楊志遠同志,你剛才一次次提到,社港的大棚蔬菜為政府部門的一家公司定點經營。我對此很是不解,政府現在的職能應該是服務,而不是經營,政府直接參入經營是不是有些不妥?政府設立公司,介於客戶和農戶之間是不是有盤剝農民之嫌?農民就沒有意見?”

楊志遠側身,回頭,說:“趙書記,您提到的這幾個問題很是中肯。社港成立農業資訊公司是有越俎代庖之嫌,但以社港目前的形勢而言,卻又不得不這麼做,社港是個貧困縣,農業生產小而散,靠農戶單打獨鬥,肯定無法與市場經濟抗衡,只有抱團取暖。但因為社港窮,目前還沒有個體的公司可以有實力將社港的農戶團結起來,怎麼辦?社港要發展,農民要富裕,時又不待我,那就只能由政府承擔這個本來該由市場經濟承擔的職能,成立農業資訊公司,以農業公司為龍頭,以各村的互助組、合作社為龍尾,聯合對抗市場佔領市場。農業資訊公司不以盈利為目的,人員進編,政府財政發工資,只起到一種協調、推介、組織、管理作用,績效考核以營業額和合同簽約量、履行率等為基準,不考核盈利指標。”

趙洪福若有所思,他說:“如此一來,豈不就是政府承擔的市場風險。”

楊志遠說:“是,從這種模式來看,政府是承擔的市場的主要風險,但我想,這樣的風險值得政府去承擔,資訊公司可能會因此虧損,但資訊公司虧了,其他部門諸如稅收財政是不是就賺了,而且因為受益者是農戶是農民,遇上天災,以一縣之力,政府還是可以承擔損失的,但如若讓農戶這種個體去承擔,那風險就大,搞不好,對於某個個體來說就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所以是虧是賺,我認為不是引數,重要的是社港的農戶是不是富裕了,是不是手頭寬裕了,是不是消費能力增強了,是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