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部分,重生之神才風流,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久沒有回家去了,這個星期我打算回去一趟。”
“這樣啊,那我就先回去了,拜拜。”聽到金易要回家,木曉美也就直接提出了道別。
“拜拜!”看著遠去的木曉美那倩麗的背影,金易笑了笑之後便走向了校門口的公交車站。
“喂,爸。”在車站上了通往自己家的客車之後,金易給家裡打了個電話。
“小易啊,怎麼有事嗎?”才到週五的中午就接到自己兒子的電話,金父有點疑惑,心裡有點擔心,兒在外,做父母的心裡總是會有一份牽掛,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外面受什麼委屈。
“爸,我現在回家來了。”
“怎麼學校不用上課了?”
“剛剛考完考試,學校放假。”
“哦,那你路上小心一點,大概什麼時候能到了,我去接你。”由於金易所在村莊離公路上的車站點大約有一段大約一里的路要走,以前當金易每次從城裡上學回家和出發去上學的時候,金父總會用家裡送貨的三輪摩托車來接送他。
想起父子間的種種,也想起曾經自己的不孝,金易又一種想哭的衝動:“爸,不用了,這麼點路,我走一下就行了。家裡也挺忙的,你就別過來了。”
“那好吧,就這樣先掛了啊。”電話裡隱約傳來了其他人的聲音,金父匆匆地掛掉了電話。
金易家開著一家小店,也就城裡的那種便利店,在農村裡的小店利潤並不像城裡的便利店那麼高,但比起那些在田裡幹活勞作的農民收入要好一點,而且勝在相對來說輕鬆一點。自從金父從金易的爺爺手中接過小店之後,金易的父母就逐漸丟棄了田裡的農作,把田交給其他要好的鄉里鄉親打理了。金父的為人向來是比較大方地,那些田從來都不會去收鄉親們租金,當然鄉親們在作物成熟的時候,都會送一部分過來,當然這其實也是大家一種禮尚往來的做法。(大家不要覺得這裡的描述不和實際,這都是按作者自家的情況來寫的,我們這邊農村每家分到的田地不像內陸那樣多。像我家總共也就2畝左右的田地而已,按一年的租金也就幾百塊上下,像我爸把地交接鄉親打理的時候,每當那些水果或者蔬菜成熟的時候,他們反送回來的其實也值幾百塊了。但土地的所有權肯定還是我們自家的。)
金易家的生活狀況怎麼說呢,雖然比不上城裡的市民,但在村莊裡面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個小小的個體戶老闆,否則當初金父也不會為了金易的前途送他去城裡上初中了,像他這樣繞過鎮裡直接去城裡上初中每年可是要拿出幾千的借讀費的,2001年(金易上初一的時間)那時候的幾千元對農村的家庭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金易從小就表現出很好的數學天賦,在還沒上學之前,便已經會幫著父母算賬、做生意了,被村裡的鄉親都認可是個聰明的孩子,將來肯定會有出息的。
想起家裡的種種,自己的過錯,汽車離自己的家鄉越接近,金易越是有了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在他的印象可已經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回家了啊。
一個多小時之後,金易終於在金家村的車站點下了車。
金易一下車,便發現馬路的對面已經有一個人騎著電瓶車等在那裡了。
“嗨!小易,快點過來!”對面的男孩向著剛下車的金易喊道。
“鬆鬆,你怎麼過來了?”金易發現對面等待的人就是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金鬆鬆。在金家村,與金易同齡的男孩子有七八個,算是比較多的。
而在這些同齡人裡金易和金鬆鬆的關係最好的,在小時候金易的奶奶被一個算命先生忽悠說他遲一年上學將來能有個好出息之後,金鬆鬆也央求著自己的家長要推遲一年上學。就這樣,兩人一起長大,上小學,一起玩耍,成了一對很要好的朋友。
其實這在很多大人眼裡是比較不可思議的,人們都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但金易和金鬆鬆兩人直接的性格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金易從小就聰慧乖巧,小學裡考試幾乎次次都滿分,年年的三好學生,而金鬆鬆卻從小調皮,成績在班裡墊底,還會常常和其他孩子去打架。當金易與其他孩子有矛盾的時候,金鬆鬆在一旁幫忙出頭;金鬆鬆的作業也總是直接抄襲金易的。就這樣兩個人成了一對好朋友,死黨。
“我剛剛正在你家的小店裡,聽說你回來了,就騎著電瓶車過來接你了。”金鬆鬆邊讓金易上車,一邊解釋道。
就這麼淡淡的一句話,其中的情義就讓金易感到很溫馨。
“我記得你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