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論功行賞,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登基之後,李承乾便一直思考者怎麼安排他東宮的人,除了先帝給他安排的東宮屬官外,他自己的心腹應該怎麼安排,他心裡已經有數。

不過在這之前,必須按照先帝的遺命,將李績給召回長安,給他高官厚祿,以此來籠絡李績的心。

但是不能一下子便讓李績做到尚書左僕射的位子,以免他太過把自己當回事,以後不好制衡。

“朕決定將疊州都督李績召回,並任命他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即刻發下詔書給李績,命其赴任。”李承乾將三省宰相叫來說道。

“臣遵旨!”三省高官領命,要是沒有他們的配合,詔書很難發出去,三省的職責便是負責起草詔書、稽核詔書,以及執行政令。

所以,三省之間互相配合,互相牽制,同時,三省也制約皇帝的權利,以免皇帝胡作非為,想怎麼胡鬧就怎麼胡鬧。

“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長孫無忌,輔佐先帝殫精竭慮,如今又不辭辛苦,盡忠盡責的輔佐朕。”

“朕深感其功,特任命其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掌管尚書、門下二省事務。”

“便由中書省一併起草詔書,明發上諭。”李承乾道。

“臣遵旨!”中書舍人行禮領命。

“陛下!臣德薄才疏,恐難以擔此重任,臣請辭掌管尚書省,還請陛下恩准!”長孫無忌行禮跪下道。

李承乾之所以要長孫無忌掌管門下、尚書二省,不過是在試探長孫無忌,懂不懂的進退。

要是長孫無忌不知進退,直接欣然接受的話,那他就不能留下長孫無忌,必須要找機會解決掉他。

好在長孫無忌知進退,並沒有欣然接受李承乾的任命,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是極力請辭。

態度更是十分的強烈,大有不答應他,就長跪不起的架勢。

這也難怪先帝會對他評價:無忌善避嫌疑,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而總兵攻戰,非所長也。

“舅父您這是何意?莫非是嫌棄朕的任命不成?不願意為朕分憂!”李承乾心裡對長孫無忌的知進退感到很滿意,表面上卻面露不悅道。

“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縱使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道陛下的恩情萬一,實在是臣真的不能接受陛下的任命,還請陛下恩准臣辭去掌管尚書高官孫無忌道。

李承乾面露為難之色,眼神卻在暗中觀察長孫無忌的表情。

經過長孫無忌再三請求,李承乾最後只好無奈道:“既然舅父執意請辭,朕便準了你所請!”

“臣謝陛下!”長孫無忌急忙叩頭謝恩!

“那中書舍人便重新草擬詔書,朕要任命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承乾道。

這樣的結果是他樂意看見的。

“臣遵旨!”中書舍人領旨。

“朕決定任命東宮左內率王方翼為左衛大將軍、東宮右內率程務挺為右衛大將軍。”

“大理寺丞狄仁傑為大理寺卿兼中書侍郎,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為禮部尚書、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為右領軍將軍……中書舍人一併擬詔吧!”李承乾對東宮屬官進行一系列的封賞。

“臣遵旨!”中書舍人領旨道。

這次李承乾不僅在三省之中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六部的尚書大多都是他東宮的屬官。

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繼位自然要任用自己的人,至於一些老臣,除了年事已高,請辭致使歸隱的外。

便是一些已經任期已滿的官員,被調離原來的崗位,進行新的人事任命,其餘的保持不變。

這些原本屬於東宮的屬官,能力方面毋庸置疑,讓他們在三省六部中擔任官職也算合規矩。

別人也挑不出什麼刺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阻礙。

不過關鍵在於駙馬都尉、尚乘奉御杜荷,以及洋州刺史趙節,就有點不太好辦了!

他們雖然是新皇帝的心腹,但是他們過往並沒有什麼功績,想要一下給他們安排高職位,這就有人要說什麼了。

比如,褚遂良、高季輔等元老,就很有話說。

“陛下這些人當中,論能力、論功績給他這樣的職位,倒是無可厚非,只是,尚乘奉御、襄陽郡公杜荷,洋州刺史趙節。”

“此二人並無尺寸之功,要是一下便給予高官職的話,怕是會引來朝野上下的非議。”褚遂良道。

“是呀陛下!不能因為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