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章 天子七廟,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家!禮部尚書許敬宗遞上來摺子,還請大家過目。”王泉拿著一個許敬宗遞上來的奏摺給李承乾。

許敬宗是禮部尚書,管理禮儀、祭祀和學校貢舉之法的事情,總之,只要跟這有關的事情都歸他管。

所以,許敬宗上奏的事情肯定和祭祀禮儀有關。

李承乾接過王泉遞來的奏摺,開啟觀看。

許敬宗的奏摺上寫到:“弘農府君廟應該毀滅更替廢棄。謹按舊儀,漢丞相韋玄成以為毀主瘞埋。但萬國宗饗,有所從來,一旦瘞埋,事不允愜。晉博士範宣意欲別立廟宇,奉徵西等主安置其中。”

“方之瘞埋,頗葉情理,事無典故,亦未足依。又議者或言毀主藏於天府,祥瑞所藏,本非斯意。今謹準量,去祧之外,猶有壇墠,祈禱所及,竊謂合宜。今時廟制,與古不同,共基別室,西方為首。”

“若在西夾之中,仍處尊位,祈禱則祭,未絕祗享,方諸舊儀,情實可安。弘農府君廟遠親殺,詳據舊章,禮合迭毀。臣等參議,遷奉神主,藏於夾室,本情篤教,在理為弘。“

長篇大論說了一大堆其實就說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先帝駕崩之後,應該將先帝的主神牌位放進祖廟,和祖先一起接受供奉祭祀。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天子家家廟祭祀的問題。

《禮制·王制》: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所謂天子七廟就是說天子的家廟裡可以祭祀四親、二祧和始祖。

所謂四親便是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二祧是指高祖的父親和祖父,以及你家的始祖。

這是嚴格按照昭穆制度來做的一種祭祀方式。

現在李二已死,他的主神牌位自然要放進太廟接受四時供奉。

可問題來了,既然是天子七廟,主要祭祀的就只有七位,至於其他的到不是沒有被祭祀的機會,就沒有他們七位的待遇那麼好。

太廟裡已經有了七位,根本沒有李二的位置。

想要把李承乾他爹李二的主神牌位放進去,就必須要將裡面一個祖宗給請出來,放到夾室去。

所以,許敬宗才會給李承乾上這樣的奏摺,裡面已經清楚的交代了應該把誰的主神牌請到夾室去,給李二騰位子。

高祖李淵是李承乾的祖父,自然不可能把他請到夾室去,高祖上面的兩位自然也不夠條件去夾室。

李唐太廟裡供奉的七位分別是皇祖弘農府君李耳、宣簡公李熙、懿王李天賜、太祖景皇帝李虎、世祖元皇帝李昞、高祖大武皇帝李淵,加上長孫文皇后一共七位。

也就說,這七位當中除了弘農府君李耳最有資格,請去夾室待著外,其他六位還沒有這個待遇。

最後選來選去,也唯有這個弘農府君,最符合要求。

誰讓他跟李承乾離得遠呢!不選他還能選誰?

起初,李淵駕崩的時候,李二議宗廟制度的時候,首先考慮供奉的是西涼王李暠的主神牌位。

可大臣們嫌棄李暠地位不夠高,便建議李二把主意打到李耳的身上。

結果李二居然同意了,可能在李二看來,李耳比偏安一隅的李暠更加拿的出手。

就因為李耳被供奉在太廟,道教也跟著水漲船高,升級成為了李唐王朝的國教。

李承乾提筆,在許敬宗的奏摺上畫了個敕字,表示他的提案透過。

李承乾合上奏摺,遞給王泉道:“禮部尚書許敬宗所奏之事,朕準了,由他親自主持操辦,不得有誤!”

“諾!”王泉領命,接過奏摺,招呼一名內侍,將奏摺給他,讓他交給許敬宗,並將李承乾的意思也傳達給許敬宗。

“升任李績為尚書左僕射的詔書發出去了嗎?”李承乾低頭批閱奏摺問道。

“已經發出去了!李績也上了謝恩的摺子,要不要奴婢找出來給大家御覽?”王泉問道。

“不必了!”李承乾道。

給李績尚書左僕射是先帝的旨意,他不過是照做罷了,至於提起,也不過是隨便問問,至於謝恩的摺子,還不是那麼一回事,看與不看有有什麼不同。

“研究院那邊有什麼新的情況沒有?”李承乾問道。

“研究院那邊已經有了新的突破,其餘難關依舊在攻破當中。”王泉將最新的研究院動態說了出來。

“哦!”李承乾抬頭問道:“哪方面的技術有所突破?”

“是雜交水稻的技術,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