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黠戛斯,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二從驪山溫泉返回長安,李承乾便有了空閒時間,於是他便帶著王泉和幾名侍衛,微服私訪來到朱雀大街上。
正在閒逛的李承乾,發現長安居民居然向一處地方彙集,像是在看什麼熱鬧。
“走!我們也去看看怎麼回事。”李承乾一時好奇,便帶著王泉他們跟著人流向前走去。
“公子!您小心點,這裡龍蛇混雜,小的擔心公子安危,依我看還是不要去湊這個熱鬧才好。”王泉低聲勸李承乾。
這次偷溜出宮來,本就帶的人少,這麼多人混雜在一起,他擔心會引發混亂,到時候要是傷了太子,他可擔待不起。
“好了!少在這裡給我婆婆媽媽的,走,去看熱鬧去!”李承乾不顧王泉勸阻,拄著柺杖向前走去。
王泉等人見李承乾不聽勸告,只好緊緊跟著,王泉打發人去通知負責這一片治安的衙門,讓他們小心維護治安。
李承乾等人來到時,這一片地方早已經是人山人海,街道兩邊都是人。
還有許多人在兩旁的酒肆、店鋪的第二層佔據了有利位置,可以居高臨下看見街道中間情況。
李承乾他們來的不是時候,只能待在人群身後,伸長脖子使勁朝裡面觀望。
要不是因為擠不進去的話,李承乾他們早就擠進去了!
“來了!來了!”不知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句。
眾人向遠去望去,便見一隊身材高大,騎著高頭大馬,紅髮綠眼的胡人出現在眾人視線之內。
街道兩旁的民眾看著這些胡人,時不時的指指點點,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頗有一種去動物園看猴子的架勢。
這些長安居民一輩子都生活在長安,不曾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土地,哪裡見過這些跟自己長的不一樣的胡人。
自從大唐滅了薛延陀,鐵勒諸部歸順大唐後,大唐長安便多了不少胡人的身影,長安居民也算是有點見識。
因此,這幫紅髮綠眼的胡人出現,雖然引來了長安居民的圍觀,卻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
長安人民又不是沒有見過胡人,自然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他們只是覺得,這次來的胡人跟以往來長安的胡人有些不同。
最明顯的特徵,自然是他們的眼睛和頭髮。
“這些胡人是哪個部族的人?我以前怎麼沒有見過他們?”李承乾看著這些陌生的外族人道。
“公子,這些紅髮綠眼的胡人是黠戛斯部人。”王泉說道。
黠戛斯是西北民族部落,地處回鶻西北,所在的位置是現代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
在漢朝時期,黠戛斯被稱為鬲昆,又作隔昆,或者堅昆,南北朝至隋又稱作護骨,或結骨、契骨、紇骨,唐朝通用的漢譯名是黠戛斯,或紇扦斯。
黠戛斯人多是紅髮綠眼,唯獨他們首領一族是黑髮黑眼,具他們自稱,他們自稱是李陵的後代,跟李唐皇族是同宗。
出自隴西李氏,按照血統上來講,他們都屬於隴西李氏貴族。
只是五姓七望之一的隴西李氏不會承認他們這些雜交血統。
五姓七望向來都是內部通婚,以達到自家的血統純正,除了這五姓之間聯姻外,五姓七望的嫡系是不會允許和外人聯姻。
他們更看重的是保持家族內部血統的純正,他們之中堂兄妹,堂姐弟之間通婚都是常態。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族的血統純正,像李陵的子孫,隴西李氏是不認同的。
他們將他們徹底排除在外,不承認他們是李家人,卻不會做出什麼偏激的事情。
這也就是李唐一直強調自己是隴西李氏一脈,隴西李氏卻沒有跳出來指責的原因。
“原來是他們,他們這是來歸順我大唐,走回去吧!”李承乾興致缺缺道。
黠戛斯人要歸順大唐,首先要寫好文書,派人送到大唐當地政府手裡,再由當地政府送往京師長安。
這段時間裡,黠戛斯人便要準備好朝貢的禮物,然後上路前往長安,朝見大唐皇帝。
黠戛斯人要來長安的公文早在一個月之前,便已經送到了長安,李承乾還看過,王泉這麼一說他也就沒有了興致。
黠戛斯人不遠萬里來長安歸順大唐,李二自然是十分的高興,下令在天成殿內設宴款待這幫黠戛斯人。
李二將這件事交給禮部尚書處理,禮部不敢怠慢,在禮部尚書的帶領下,將天成殿會場佈置好。
等一切佈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