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5章 明堂制度,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去讓人準備些鯉魚,今日午膳,朕要食鯉魚。”李承乾行走在御花園內,邊走邊對身邊王泉說。
“諾!奴婢這就讓人去通知尚食局去準備。”王泉說道。
“順便派人去將禮官、學士都叫到兩儀殿來,朕今日要跟他們商議,有關明堂的問題。”
“這商議明堂之事,怕是一時半會聊不完,所幸便讓這些禮官、學士於朕一同用午膳。”
“也不用另選其他地方,就在兩儀殿設宴便好,今日朕便要在兩儀殿擺全魚宴,款待眾人。”李承乾道。
“諾!”王泉領命道,將李承乾的話一一記下。
派人分頭去通知禮官、學士來兩儀殿開會,通知尚食局準備今天的午飯,今天中午皇帝要擺全魚宴,請這些人吃飯,要多準備些魚才行。
禮官和學士們接到通知後,立刻趕到兩儀殿面見皇帝,見過李承乾後,大家便直接進入主題,討論起有關明堂制度的話題。
所謂明堂其實主要還是天子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
明堂也是先秦時期帝王會見諸侯、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明堂制度是一種以政治、宗教、宗法、社會形態為一體化的制度。
該制度以明堂為核心,形成了一套宗教、宗法、政治、教育合一的社會調節體制,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特點。
明堂制度建立標誌著古代宗教發展的最高水平,明堂制度成為壟斷社會意識形態一切領域的唯一存在。
古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觀念便是“敬天法祖”;而政治統治合理性的根本依據則是“天命不僭”;社會倫理道德體系的終極原理卻是“以德配天”。
古代新皇帝繼位以後,一定會把上一代的皇帝主神牌位擺放到明堂裡,跟天帝一起共同享受被人供奉和祭祀。
唐朝開國之初,李淵追封自己的父親為元皇帝,按照制定的明堂遞遷之典,將元皇帝配享於明堂,和天帝一塊享受祭祀。
後來高祖李淵駕崩,禮官便上奏李二,將高祖李淵的主神牌位放入明堂,和天帝共同享受祭祀,並將元皇帝的牌位請出。
可是,自從李承乾登基以來,禮官居然沒有單獨上奏將太宗牌位請入明堂的事。
這很明顯是禮官失職,為此,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沒少提醒李承乾,有關這方面的事情,就連他的那幫叔伯兄弟也常跟他提起。
李承乾實在是被他們煩的不行,這才想起有關明堂制度的問題。
要不是他們的提醒,李承乾還不會過問這樣的事情。
說實在的,李承乾對於這些他也不懂,屬於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敢問。
既然這麼多人提起,他便不能不放在心上。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古代國家大事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
禮官到了兩儀殿後,心裡有些忐忑不安,說實話,他們這樣屬於翫忽職守,就怕皇帝會怪罪他們。
李承乾並沒有怪罪他們,實在是他對這個一竅不通,他也不太關心,要不是長孫無忌等人時刻提醒,他都不記得有什麼明堂制度。
“你們覺得將高祖大武皇帝遷出明堂,將先帝請入明堂可行?這其中可有什麼禮儀規範?”李承乾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一名禮官說道。
“有什麼不可以的?按照我大唐的明堂遞遷之典,朕在位之時,先帝應在明堂配享天帝。”李承乾道,他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這些禮官和學士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自然比他知道要清楚,既然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李承乾覺得肯定有他的道理。
專業的事情,還需要專業人士來解答。
“按禮來說,先帝本應該配享明堂,可如今已經過去那麼長時間,實在是不太適合將高祖大武皇帝之神位請出。”禮官說道。
接著他又為李承乾解釋,為什麼會不合適,到底哪裡不合適等等,說的李承乾一陣迷糊。
李承乾將目光看向其他人,他們都點頭稱是,其實他們擔心說實話,會因為他們的疏忽而受到懲罰,便在來的路上,已經串好了口供。
李承乾這才恍然大悟,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禮官和學士們這才鬆了口氣,他們算是矇混過關了!
“既然這樣,那是不是說,先帝就不能入明堂配享天帝?”李承乾問道。
“這個也並非不可以,還是能夠配享明堂的。”一名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