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舉薦,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既然眾愛卿沒有人有任何異議,那對焉耆王一家的判決便是,寬宥他們的罪行。”
“將他們送到長安,選一處好的府邸,讓他們住下,並授予焉耆王官職,其子入東宮為侍讀。”李二金口一開,焉耆王的事情就算是定了。
說的好聽是皇恩浩蕩,其實不過是變個方法控制焉耆王,送焉耆王之子入宮,其實就是當成人質,好讓對方投鼠忌器,不敢亂來。
“陛下!焉耆王應授予什麼官職?”褚遂良問道。
李二隻是說給焉耆王一個官職,並沒有具體說給什麼官職,幾品?是讓他做個散官還是其他的,李二對此是隻字不提。
“至於授予何官職,這事就交給太子處理,現在可是太子在替朕監國。”李二道。
李承乾只翻白眼,他是監國不假,可現在主持著這一切的可是你這個帝國皇帝。
既然李二都說交給太子,褚遂良便不再多說什麼。
“讓郭孝恪將焉耆王一家暫時交給洛陽府看管,這次郭孝恪立了功,朕要賞賜他。”李二道。
“諾!”內侍領命退下。
焉耆王一家的話題,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說完這個小插曲後,迴歸到主題上面來,大家繼續討論討伐高句麗的事情。
“高句麗必須討伐,這一點上毋庸置疑,你們討論半天,也不見有什麼成果,難不成,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就讓你們害怕了。”李二對於討論半天,也沒有討論出結果,很是不滿。
“陛下!我們對遼東的形式不太瞭解,討伐高句麗不比在中原作戰,必須小心謹慎!”
“想想隋煬帝,他當初不就是因為攻打高句麗,才導致最後的失敗,其最終的結局怎麼,陛下心裡應該比誰都清楚。”長孫無忌道。
正是因為有了隋煬帝的前車之鑑,他們才會小心、小心再小心。
當初的隋朝實力不必現在的大唐差,其結果又怎麼樣,還不是鎩羽而歸。
要不是在高句麗損兵折將,惹得手下兵將怨聲載道,楊廣又怎麼可能被宇文化及逼死。
隋朝怕是沒有那麼容易滅亡。
“隋煬帝,朕這個表叔也算是個目光遠大之人,可惜卻是好大喜功,目空一切之輩。”
“他認為百姓微不足道,對於他的江山構不成什麼威脅,自古以來奪取天下的哪一個不是出身貴族。”
“只要籠絡了貴族,他便可以高枕無憂,看看他身邊的那些人,尤其是宇文化及這樣的官宦出身,楊廣對他恩寵有加。”
“可到頭來又如何?還不是死在這些寵臣的手裡,橫徵暴斂,致使天下百姓民怨沸騰。”
“才最終導致剛剛緩過勁來隋朝走向了滅亡,可惜隋文帝打下的錦繡江山,竟敗在楊廣手裡。”
“我大唐這才取而代之,隋文帝要是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如今,朕討伐高句麗乃是以正義伐不忠,乃秉承天意,必定能夠贏得勝利。”李二道。
李二都說到了這份上了,他就算再反對也沒任何作用,同意吧!他們心裡又有所顧及。
不同意吧!皇帝又不聽他們的,他們左右為難,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承乾覺得自己這個時候應該做點什麼。
“父皇,前宜州刺史鄭元,如今致仕於家中,兒臣聽聞他曾經跟隨過隋煬帝討伐高句麗。”
“鄭元對高句麗的情況比我們都瞭解,父皇不如將他召到洛陽,問他討伐高句麗的計策。”李承乾道。
“承乾所言極是!有了鄭元這個熟悉高句麗情況的老臣做參謀,討伐高句麗便會更加簡單,勝算也會增加幾成。”李二點頭道,目光看向長孫無忌接著說道。
“無忌,此事便交由你去辦,萬萬不可失了禮數,一定給朕將鄭元請到洛陽來。”李二道。
長孫無忌不以為然,鄭元雖為老臣,卻也不需要身為司徒的他紆尊降貴去請。
“陛下!何須如此麻煩遣我前去請鄭元,只需陛下一道詔令,便能夠將鄭元召到洛陽來。”長孫無忌道。
“也好!”李二淡淡道,他本打算藉此機會緩和長孫無忌這幫人和前朝舊臣之間關係,誰知長孫無忌竟然不領情。
人家不領情,李二也不好多說什麼。
“父皇,討伐高句麗兒臣還要向父皇再舉薦一人。”李承乾道。
“不知太子要舉薦何人?若是不堪大用,朕看太子還是算了吧!”李二說道,他麾下可是不收無能之輩。
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