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雜交水稻的進展,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

李承乾一早起來洗漱,在宮女的服侍下穿上太子服飾,頭戴幞頭,腰間繫一根玉帶。

“晉王可曾起來?”李承乾問道。

“郎君!晉王殿下一早便已經起來,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顯德殿外等候上朝。”王泉道。

這是李承乾回到長安後的第一次召見百官。

太子監國的時候,以東宮官屬為處理全國政務之官員,採用太子系統的公文格式向全國發文。

因此,太子監國並不在大內的任何一處宮殿召見群臣,而是在東宮的顯德殿裡商議國家大事。

所有的官員上朝的地方從原來的太極殿,改為東宮的顯德殿。

當然,太子畢竟還不是皇帝,自然不可能每天都要上朝,除了重大事件以外,其他時候根本不用上朝。

昨夜李承乾剛回到長安,百官自然要到顯德殿上朝,並向太子爺奏報政事。

百官一早便道顯德殿等候太子的駕臨。

“太子殿下駕到!”殿外王泉尖細的聲音傳來,百官按照品階大小急忙站好。

李承乾在王泉的攙扶下來到屬於他的座位上做好,百官這才行禮。

“見過太子殿下!”

“眾卿免禮!”李承乾道。

“謝殿下!”百官起身,跪坐在席子上。

待百官落座,李承乾朝王泉點了點頭,王泉上前一步,雙手託著李二的詔令開始宣讀。

“大唐皇帝令:拜晉王為東宮右春坊右庶子。”

這樣的人事任命不僅在洛陽宣讀,還必須在長安再宣讀一遍,讓長安的官員知道這項任命。

“寡人昨夜剛剛回京!不知諸公可有要事要上奏?”王泉宣讀完畢,李承乾道。

現在大唐國力鼎盛,社會安定,並沒有什麼大事,小事則由原本的三省六部處理,轉到東宮屬官體系處理。

根本不需要拿到這上面來說事。

“臣有本啟奏。”農官起身出列,行禮道。

“卿所奏何事?”李承乾問道。

心裡卻在暗自猜想,難不成雜交水稻的研究有結果了?

正如李承乾所想的那樣,雜交水稻的研究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

這雜交水稻的研究一直都是李承乾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

雜交水稻要是能夠研究成功,那可是劃時代的壯舉,將會帶動整個大唐的農業發展。

徹底解決大唐人口和糧食問題。

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武周之後人口增加,又加上土地兼併,使得百姓沒有土地耕種,而出現逃亡的現象。

只要解決糧食的問題,便能夠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

而且糧食增產還能帶動經濟發展,糧食的增產解決了人口增長問題。

“啟稟殿下!經過臣和幾位同僚的努力研究,殿下所說的雜交水稻已經小有成效。”農官道。

“哦!”李承乾聞言大喜道:“不知這產量如何?每畝能增產多少?”

其他什麼的都是虛的,唯有增產才是實打實的,任由他們吹的天花亂墜,也不如糧食產量的增加。

能增加多少糧食決定了能夠養活多少人。

“除貧瘠之地外,上田每畝在原來的基礎上增產三鬥,中田每畝增產一斗。”

“這不過是實驗階段,等徹底研究成功的話,臣估計上田每畝能增產一石以上,中田增產一石,貧瘠之地也能增產四、五斗左右。”農官道。

別小看每畝才增產這麼一點,全國的增產量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農官所說的研究成功後的增產,還是保守估計值,說不定還會突破保守值的產量。

這在土地不增加的情況下,不用再擔心人口增長的問題。

這些增長出來的人口,除了讓他們從事農業外,還可以讓他們從事手工業等各行各業當中去。

隨著農業的發展,帶動人口增長,再由人口增長到帶動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促進整個帝國經濟可持續增長。

這是一份宏偉的藍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實現這個宏偉的藍圖。

所以,第一步便是使糧食增產,只有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人民才有閒工夫去做其他的事情。

糧食的產量增加也能夠確保國家軍隊應對外敵的入侵,以及遇見災年時候的應對。

“你們大概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