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處斬張亮,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無忌整理一下衣冠,站了出來雙手持玉笏道:“陛下!臣以為張亮意圖謀反,實乃罪大惡極,論罪當斬!”

看著李二眉宇之間舒展開來,便知道長孫無忌的話。明顯正中李二的下懷。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李二陛下,不希望張亮活著,但又不好自己開口,免得落下不好的名聲。

這萬一張亮是被冤枉的的話,李二陛下也不會落下殺功臣的汙點。

即便張亮是真的要謀反,在眾人的請求下殺了張亮,也能落個從諫如流的美名。

總之,李二陛下左右都不吃虧!

想明白這一點後,眾大臣便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了!

於是,便有一名大臣站出來道:“長孫司徒所言極是,張亮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得此殊榮,卻不思回報皇恩,意圖謀反,實屬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張亮私蓄假子,與其密謀,妄圖覬覦皇位,實乃天理難容,陛下!萬萬不可放過此等奸佞。”又有一名大臣跳了出來道。

接著這大殿上的大臣都紛紛站出來譴責張亮,那悲憤模樣,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張亮不可。

如今張亮死定了,這幫自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還能順便在皇帝面前刷一刷存在感。

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他們怎麼能夠放過,紛紛請求李二陛下處死張亮。

“懇請陛下!處決張亮,以證典型!”大臣們跪伏在地,請求李二對張亮痛下殺手。

此時,除了太子李承乾外,唯有一人還跪坐在大殿之上,冷眼旁觀的看著這幫人的醜陋嘴臉。

此人彷彿汙濁的一股清流,不願與這些人同流合汙。

李承乾眼角撇見到此人,不由的為之側目,多看了此人一眼,就連晉王李治都跪伏在地,請求李二陛下處死張亮。

此人難不成還想替張亮說話!想到此處,李承乾不由的想起了一個人,李道裕這個名字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莫非此人便是李大亮的侄子李道裕不成?

是了!除了他還有誰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張亮這個反賊,“主持”公道。

“大家都是希望朕處死張亮嗎?”李二問道。

“是!我等請求陛下處死張亮!”長孫無忌抬頭道。

“可是,朕還是秦王的那會兒,張亮便追隨朕左右,一直以來也算勤勤懇懇,多有建樹,朕實在不忍對他如此。”李二虛情假意一番。

長孫無忌豈有不明白的道理,長孫無忌持玉笏道:“陛下!張亮雖然為大唐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可如今他已經觸犯國法,按照貞觀律,謀反乃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陛下不能因一人而毀國法,此例一開,後來者便會前赴後繼,那臣試問陛下!到那時又該如何自處。”

褚遂良道:“陛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為彰顯律法的公正性,如今要是陛下心生善念,放張亮一條生路,律法還有何公平性可言!”

馬周起身說道:“陛下!張亮如今以身試法,如若陛下不能秉公處置,臣擔心天下臣民對陛下不滿。”

“為了張亮一人,而失天下臣民之心,陛下可覺得值得。”

對於這幫睜著眼睛胡說八道的大臣,李承乾也不是第一次看見,可每次看見依舊五味雜陳。

可有的時候,卻又需要這些人站出來背書,睜著眼睛胡說八道,這樣才能從某種層次上來襯托“正確性”。

“也罷,既然大家都覺得張亮應該伏法,朕即便不捨,也不能罔顧律法,那便將張亮處死,以證典型。”李二一副痛心疾首道。

“陛下聖明!”大臣們立刻跪伏道。

“陛下!臣有一言要諫!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此時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

大臣們紛紛抬頭看去,他們倒要看看是誰這麼不怕死,敢在這個節骨眼上站出來。

這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嘛!

李道裕起身,來到大殿中間,跪下手持玉笏,向李二道:“陛下!張亮謀反一事,尚且證據不足,不足以定罪,豈可隨意斬殺有功之臣,臣叩請陛下重新審理此案。”

身為熱血青年的李道裕,怎麼能夠看著這幫傢伙胡說八道,顛倒是非黑白。

身為臣子,卻餡皇帝於不仁,是為不忠!

李二陛下頓時怒氣上湧,眼看張亮謀反的事情就要按照他設想的一樣,在眾大臣的請求下,他在痛心疾首中順利的完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