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2章 壓水井,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仁貴到了安東地區就任安東都護後不久,便按照李承乾的旨意,在遼東和安東地區的交通要道,以及重要關卡派重兵把守。
同時,從安東地區遷徙三萬八千二百戶人口到江、淮之南,又從其地遷徙大批漢人填充到安東地區各地,與當地民眾混合居住。
並徵調這些混居之人,抽調一批軍中士卒,與這些人一起組成整編混成守備團,來維護安東地區的治安。
開墾田地,獎勵生產,農忙時在地裡耕種,農閒時操練,嚴格按照均田制和府兵制來實行。
薛仁貴在安東地區寬厚待民,施以恩惠,讓原高句麗遺民得到和大唐子民一樣的待遇。
在薛仁貴的治理下,安東地區治安穩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起以前來生活更好。
薛仁貴在安東地區施以仁政,愛民如子,自然受到安東地區所有人的擁戴。
從而瓦解了新羅想要鼓動安東地區高句麗遺民反唐的情緒,在沒有人帶頭搞事情的情況下,安東地區一片祥和。
長安,大明宮內。
“大家!中書侍郎狄仁傑傳回訊息,山東、江、淮地區的賑災情況已經圓滿完成,百姓門有了過冬的糧食,熬過這個冬季沒有什麼問題。”王泉手裡拿著狄仁傑送來的報告說道。
李承乾沒有親自看,而是讓王泉看過之後,將情況告訴他。
“這是好事,朕還擔心賑災會不順利,百姓們能不能夠得到朝廷發下去救災物資,糧食、棉衣、棉被等過冬之物。”
“朕擔心他們會沒有糧食會餓死,沒有棉衣怎麼撐過這個冬季,尤其是又餓又冷,簡直是苦不堪言呀!”
“現在好了,狄卿傳回來好訊息,朕晚上便能夠安心入眠了。”李承乾笑道。
這是他聽到除了高句麗滅亡的第二個好訊息。
“賑災的事情是已經解決,但是……”王泉欲言又止。
“但是什麼?難不成出了什麼問題?說!”李承乾眉頭一皺問道。
“只是因為乾旱,田地裡沒有水,要是來年春季不下雨的話,根本無法播種,即便眼下度過了難關,也是治標不治本。”
“根本問題沒法解決,百姓依舊還是要受苦,朝廷糧草有限,怕是無法一直救濟下去。”王泉說道。
這確實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春季要是無法播種,百姓就沒有收成,百姓沒有糧食,就沒有糧食可以上交給朝廷。
朝廷的庫房就會減少收入,很多設施因為沒有足夠的錢糧,最後不得不停止施工。
要是再發生水災什麼的自然災害,朝廷便會拿不出錢糧來賑災,無法賑災,就會引發一系列不好的影響。
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而且還是刻不容緩。
“你去把工匠叫來,朕有件東西需要他們打造。”李承乾說道。
“奴婢這就去!”王泉急忙行禮退下。
王泉很快便將工匠給李承乾叫來,李承乾將一份畫好的草圖遞給工匠。
“你們儘快按照這份草圖打造出草圖上的物件,越快越好。”李承乾說道。
“陛下!請恕微臣冒昧,不知此物是何物?又該如何組裝?”工匠看著草圖問道。
草圖上畫著的零件,打造出來倒是沒有問題,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關鍵在於怎麼組裝。
草圖上並沒有標明怎麼組裝此物,也沒有說明具體作用。
“此物名為壓水井,如今京師和山東、江、淮地區乾旱,雖然朝廷已經發現賑災糧食物資,災民不用再忍飢挨餓。”
“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明年會不會下雨,要是繼續幹旱,便無法播種糧食,朕的子民依舊還是要忍受乾旱帶來的痛苦。”
“現在雖然乾旱,但是地下依舊還儲存著很多的水,只要能夠打通地下水,便能夠依靠這個壓水井,將地下水抽上來。”
“到時候,不僅能夠解決飲水問題,還能對農田進行灌溉,不就可以種植莊稼。”李承乾解釋道。
“臣一生打造過無數器械,卻未曾見過這樣巧奪天工之物,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之有!如今,也算是大開眼界。”
“對了,陛下還沒有告訴微臣,如何組裝這壓水井,需要多少數量?又該如何尋找地下水?”工匠問道。
“這個簡單,壓水井由鐵打造的外殼,裡面上面是活塞,下面是閥門,你只要按照這樣組裝起來便可。”李承乾指著草圖一番指點,讓工匠知道怎麼組裝壓水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