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橫掃世界的航母軍團,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勝唐帝國。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幹掉唐帝國西部的所有屏障(主要就是波斯帝國),瓦解唐帝國的盟友,最後孤立唐帝國,奪取制海權,威脅到唐帝國東部與南部沿海地區,迫使唐帝國投降,或者是摧毀唐帝國。

同樣的,唐帝國也早在一戰中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德國能夠撐過一戰中最艱難的三年(唐歷1298年到1301年),就完全是依靠唐帝國的大力援助的。一戰後,唐帝國在國內經濟那麼緊張的情況下,還撥出大筆款項,修同了從唐帝國首都到德意志帝國首都之間的洲際鐵路(中途經過了波斯帝國首都),完成了陸路戰略大動脈的工程。這次大戰爆發之後,這條戰略大動脈成為了德國的生命線,在戰爭的頭兩年裡,唐帝國向德國提供的戰爭物資的七成都是透過這條鐵路線輸送的。現在,唐帝國,波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正在全力修建好鐵路複線,爭取將鐵路的運送能力提高一倍,以滿足歐洲戰場上的龐大消耗。

實際上,這條陸路大動脈不僅僅拯救了德國,也拯救了唐帝國。如果沒有這條大動脈的話,唐帝國的物資就只能透過海運送往德國。而在南洋地區落入口木之手(口木攻佔南洋的一大目的就是要切斷唐帝國與德意志帝國,波斯帝國的海上交通線)後,唐帝國的物資就只能透過公路送到波斯帝國以及南亞地區的港口,然後再裝船運往德意志帝國,而在戰爭的第一年裡,口木海軍在東北印度洋上的活動很頻繁,這條通道不但效率低下,而且非常不安全。結果,在戰爭的頭兩年中,德意志帝國最為欠缺的戰略資源(石油,鋁,橡膠,糧食)幾乎全是透過陸上大動脈運送的。

德國能夠在頭兩年的殘酷戰鬥中支撐下來,對唐帝國的好處也非常巨大,不然唐帝國就不會在自己都嚴重缺乏戰略物資的情況下,還拼了命的向德國提供戰略物資(陸路的運輸費用非常高昂,以石油為例,每向德國輸送一噸石油就需要在路上消耗掉三噸柴油,或者是八噸煤炭)。

因為德國的堅持,英法意西四國一直無法分兵南下。這一意義非常巨大。德國潛艇部隊在北大西洋上的瘋狂襲擊讓英法這兩個歐洲傳統海軍強國不得不將絕大部分的護航戰艦集中在其與美國的海上航線上(這也正是英法兩國的海上生命線)。另外,德國的公海艦隊一直沒有被摧毀,隨時有可能殺出波羅的海,給英法制造巨大的威脅(特別是英國,一戰時,德國的公海艦隊就差點幹掉了英國的大艦隊,奪取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權,而英國如果喪失了制海權,那就徹底完蛋了)。結果,英法的海軍艦隊全都留在了北大西洋上,而不敢南下去收拾掉唐帝國部署在南大西洋上的那支規模並不大,而且很多戰艦都已經快要壞掉了的小艦隊。更無法前出印度洋,協助口木海軍聯合艦隊對付唐帝國的主力艦隊了。

也許軍人無法理解唐帝國對德意志帝國提供的大力援助有何意義,可政治家很清楚戰略援助的意義。不管是薛希嶽首相還是宗漢欽代首相,唐帝國都在支援德意志帝國。在“三巨頭”中,相互援助已經超過了國家的界限。

在這三個同盟國中,唐帝國無疑是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如果有必要的話,唐帝國甚至可以單獨承擔起戰爭的重擔。從工業實力對比來看,如果唐帝國為100的話,那麼波斯帝國為55,德意志帝國為70。從戰略資源總量來看,如果唐帝國為100的話,那麼波斯帝國為65,德意志帝國為45。從人口數量(另外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來看,如果唐帝國為100的話,那麼波斯帝國為30,德意志帝國為38。從陸軍實力來看,如果唐帝國為100的話,那麼波斯帝國為50,德意志帝國為75。從海軍實力來看,如果唐帝國為100的話,那麼波斯帝國為40,德意志帝國為55。

這些都足以說明唐帝國在“三巨頭聯盟”(這是戰後取的一個名字,針對的就是“倒唐聯盟”)中的位置有多麼重要,但這並不表明唐帝國就不需要盟友了。相反,唐帝國需要盟友,特別需要波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這樣強有力的盟友。這直接關係到了唐帝國的生存,關係到了唐帝國能否繼續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同樣的,在“三巨頭聯盟”之中,波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

在這三個國家中,波斯帝國不管是從軍力,資源還是人力上來講都是最弱小的,其承擔的任務也是最為次要的。但波斯帝國的地位卻僅次於唐帝國,一是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二是其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

波斯帝國連線著唐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其地位是別的國家無法取代的。而最為重要的就是波斯帝國的石油資源。一戰期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豪門老公又給我打錢了

桃花引

保衛媳婦

絢爛冬季

大雜院換夫養娃日常[七零]

金彩

孤獨搖滾:吉他英雄

人間不曾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