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大唐懸疑錄2:璇璣圖密碼,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居然一模一樣地掛在腰上。要不怎麼說武肖珂溺愛段成式呢。
段成式從腰帶上取下火石,又從地上抓起一叢枯枝,打著火一點,就成了一支小火把。
李彌也知今天含糊不過去了,接過火把說:“那你跟著我走,這下面可大了。”
幽暗火光照出一個巨大的地洞。從頂及地,觸目所及之處都是溼漉漉的,還不停地有水珠滴下來。
段成式驚呼:“哇,我們是在池塘底下吧。”
“池塘沒水。”
段成式伸手碰了碰洞壁,摸到一手的青苔,又把手指放進嘴裡吮了吮,搖頭道:“我聽說海水是鹹的,這個沒味……”
再抬頭,一看李彌走出去好遠了,又忙著叫:“自虛哥哥,等等我。”
趕上李彌,兩人接連拐過幾個彎,眼前出現了一個更加闊大的空間。初看與之前經過的地方沒什麼兩樣,但是段成式隨即發現,這裡的洞壁並不是空白的,上面似乎畫了些什麼。
他搶過李彌手中的火把——果然!那是一幅接一幅連續的壁畫。
火光映照之下,畫面上的筆觸清晰,色澤鮮豔,彷彿就畫在昨日。連綿不絕的青苔密佈其上,又證明僅僅是他的錯覺。這些畫肯定來自久遠的過去,但畫中的一切卻像利刃,直刺入他的心臟!
段成式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對著他的第一幅畫,漫長起伏的曲線描繪出波浪的形狀。那麼遼闊、跌宕的波幅,只能是大海的浪濤。海面上空點綴群星,一輪圓月高掛在畫面的最遠方。波浪深處,三艘船的桅杆有高有低。可以看出,一艘為主在前,兩艘為輔在後。三船朝月亮的方向行駛,主船的桅杆頂部,一面旗幟低垂著。
靜謐的海上月夜,無限空幻又真實得可怕。段成式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因為他看見在波浪的盡頭,若隱若現地畫著一條長尾的尖端。
段成式瞪圓了雙眼,立即去看下一幅——畫面風格大變,代表海浪的曲線或高聳入雲或低沉如淵,顯示海面上風浪大起!三艘小船來到畫面最前方,首船上的人們倉皇掙扎的樣子清晰可辨。但這幅畫的主角不是他們,而是那條騰身半空張牙舞爪的巨龍!巨龍的暴目、鬍鬚、利爪和鱗片無一不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它在最前方,佔去了一多半的畫面,口噴烈火,尾掀巨浪,分明要將三艘小船置於死地。
段成式連連嚥著唾沫,又移到下一幅畫前,徹底呆住了。
他的目光再也無法從畫的中央移開——那裡,翻滾的波浪烘托起一個衣袂翩躚的身影,和顧愷之的洛神幾乎一模一樣。可是段成式知道,這位畫中仙女絕非洛神,圍繞在她周身的也不是紗衣,而是透明的羽翼。她——正是段成式魂牽夢縈的海中鮫人。畫面所呈現的,也正是他想象中的場面。鮫人表情溫柔,輕抬右臂,正在安撫蛟龍。蛟龍則半是抗拒半是服從,船上的人們緊張地注視著,等待著……
曾經呈現在他腦海中的瑰麗、詭譎而又匪夷所思的場景,竟然被人用畫筆分毫不差地勾勒出來,而且是在一處廢棄多年的道觀的地底下……段成式的腦袋裡亂作一團,根本無法思考,只能再看下去……
正如他所期待的,下一幅畫中,蛟龍再次發怒,海面風起雲湧,水火交加。高聳的海浪蓋下來,小船眼看就要傾覆。首船的桅杆頂端,旌旗已經被風鼓起,可惜的是,旗上的色彩均已剝蝕,看不出究竟來了。鮫人位於畫面後方,凝然而望,悲慼的麗容令人睹之心碎。段成式不禁喃喃自語:“……唱吧,鮫人。”
李彌在旁邊催促:“火把快滅了,咱們走吧。”
段成式充耳不聞,再移到下一幅。果然,最慘烈淒厲的場面出現了。蛟龍被鮫人的歌聲制住,失去了戰鬥力。三船之上萬箭齊發,海空之間落下密集的箭雨,刺入蛟龍的身軀。畫面上蛟龍扭曲著身軀,仰天長嘯,其狀慘不忍睹。鮫人退居到畫面的最後端,幾乎無法辨別她臉上的表情。但段成式分明看見了,盤旋在她的眼眶之中,那盈盈欲滴的……血淚。
火把的紅光越來越幽暗了。
李彌急得直拉段成式的胳膊,“快走吧,再不走火把就滅了!”
段成式用力甩開李彌,奔向最後一幅畫的位置。但是,畫去哪裡了?
按原先順序應該是最後一幅畫的地方,赫然豎立一塊巨大的鐵板。鐵板嚴嚴實實地覆蓋住了整塊洞壁,一碰上去,便是滿掌黑乎乎的鐵鏽。段成式大叫起來:“畫呢,畫在哪裡?”
整個洞窟都回蕩著他的喊聲。迴音從四面八方湧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