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戰爭的猛犬,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上你的屋裡去談?”
“這兒也行,那個老頭兒不懂英語。”
兩人面對面坐了下來。恩丁放鬆了一下,兩條腿交叉在一起。他伸手去拿一盒香菸,並且對夏農指指那盒煙。夏農搖搖頭,伸手從自己的外套口袋裡掏另一種牌子的香菸,隨即又不掏了。
“我聽說你是一個僱傭兵,是嗎,夏農先生?”
“不錯。”
“事實上有人已經把你介紹給我了。我代表一些倫敦商人。我們有一件事情要做。一項任務。這項任務需要一個懂得一些軍事知識的人,並且能到外國去而不會引來任何猜疑。還得能提供很有見地的報告,寫出他在那兒的見聞,分析軍事形勢,然後保守秘密。”
“我是不會違反合同的。”夏農毫不隱諱地說。
“我希望你不會。”恩丁說。
“那好,是什麼任務?出個什麼價?”夏農問。他覺得不必多說廢話。坐在他面前的不是那種對直言不諱感到驚異的人。恩丁微笑了一下。
“首先,你必須到倫敦去聽簡單的情況介紹,即使你不收,我們也要付給你路上的花銷。”
“幹嘛到倫敦?幹嘛不在這兒?”夏農問。
恩丁吐出了一長縷青煙。
“因為有一些有關的地圖和檔案,”他說,“我不想隨身帶著。再說,我必須問一下我的合夥人,像通常那樣,向他們彙報你是否同意。”
當恩丁從口袋裡掏出100 法郎一張的一疊鈔票時,兩人都默默無語。
“1500法郎,”他說,“將近120 英鎊。這是給你買到倫敦的飛機票的,買單程票還是來回票隨你的便。你在倫敦過夜。如果你聽了介紹之後拒絕接受,你還能得到100 英鎊補償你旅途的辛苦。如果你接受,我們再談以後的薪水。”
夏農點點頭。
“那好。我聽你們的介紹——在倫敦。什麼時候?”
“明天吧。”恩丁說s 起身要走。“明天什麼時候都成。你住在哈佛斯托克山上的驛棧飯店。我今晚一回去就給你在那兒訂一個房間。後天早晨9 點我打電話到你的房間,約定那天早晨碰頭的地點,聽清楚了?”
夏農點點頭,拿起了法郎。
“在飯店裡登記時用布朗這個名字,基思·布朗。”他說。這個自稱哈里斯的人離開旅館,向山下走去找出租汽車。
這天下午早些時候,他和另一個名叫夏爾·魯的僱傭兵談了三個小時,可是他覺得不必要對夏農提起這個。他也沒有提起儘管那個法國人顯得很迫切,但他斷定魯不是幹此事的合適人選,他含含糊糊地答應魯下次碰頭再定,然後就離開了魯的公寓。
24小時以後,夏農站在驛棧飯店的臥室視窗,閒眺窗外的雨意和上下班的汽車,那些汽車上了哈佛斯托克山,從壩登鎮朝漢普斯特德和郊區沙沙地駛去。
他是用一張化名基思·布朗的護照坐頭班飛機在這天早晨到達的。他早就透過在僱傭兵中使用的正常方法弄到了一張假護照。1967年底,他和黑雅克·施拉姆在布卡武被剛果軍隊包圍了好幾個月。最後,僱傭軍撤離這個剛果的湖畔城市,不是被擊潰,而是子彈打光了。他們走過橋,到達鄰國盧安達,由紅十字會保證繳了械,這種保證可能是紅十字會無法履行的。
打那以後,在將近6 個月裡,紅十字會和盧安達政府為遣返他們回歐洲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這期間他們就閒待在基加利的拘留營裡。剛果的蒙博託總統要求把他們送回到他那兒去處死。可是,僱傭兵們威脅說,如果決定送他們回那兒去,他們就會赤手空拳去打盧安達的軍隊,奪回槍支,殺出一條血路回國去。盧安達政府深信他們果真會幹得出來的。
當最後決定把他們送回歐洲去時,英國領事來到拘留營,嚴肅地告訴在場的六名僱傭兵,說要沒收他們的護照,可是他們也一本正經地告訴領事,說他們在布卡武湖時把什麼都丟了。飛回倫敦以後,外交部就告知夏農和其他僱傭兵每人付350 英鎊的飛機票錢,並且再也別想簽到新的護照了。
在離開拘留營前,這些人被照了相,留下了指紋、記下了姓名。他們還在一項檔案上簽字,保證永不再踏上非洲大陸。這些檔案將印成複製分送非洲各國政府。
僱傭兵的反應可想而知。每個人都是鬍子拉碴的,在拘留營裡好幾個月沒有理髮,為了防備僱傭兵反抗,在那兒不許有剪子。因此,在照片上,他們的面容是不好辨認的。他們又交換指紋,改姓易名。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