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部分,爭龍道,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壕溝之中,又插入了大量臨時削尖的木刺,在營地外面還紮了一道矮的營柵,形成了一道立體的防禦設施。
而營地之中開設了幾個營門,可供兵馬出入,營地內部也被分成了幾個區域,既有兵將居住的地方,也有存放糧秣柴草的地方,更有馬廄和牛圈,還設有一處規模不小的臨時工棚區,功能十分完善。
而且按照李霖的命令,這座兵營之中,還建起了大量的茅房,軍中嚴令任何人員不得隨地大小便,必須要到指定的茅房之中出恭,否則的話,挨鞭子都是輕的,而且還指定了專人負責清理茅房,並且隨軍還帶了大量的生石灰,作為消毒之用。
古代軍隊行軍打仗,往往不注重軍營之中的衛生,結果經常導致軍中出現瘟病,最終眼看著能打贏的仗,最終卻因為軍營之中發生了瘟疫,導致了大敗,這樣的例子在歷朝歷代發生的多不勝舉。
李霖前生的時候,就碰上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情,現在他身負周元的記憶,當然知道衛生的重要性,所以才在他的軍中,制定出了嚴格的衛生制度。
除了在軍中建起了大量茅房之外,而且軍營還設立在一處可以方便取水之地,可以隨時取到乾淨的水源,不用在軍中長時間存水,這樣也減少了疫病的發生。
李霖更是下令,軍中上下人等,不得擅自飲用生水,所飲用的水必須要燒開之後才能飲用,省的因為喝水不乾淨,導致天天大量的兵將跑肚拉稀,這樣會大大削弱軍隊的戰鬥力。
別看李霖在山海縣主政時間不長,但是卻對於軍隊建設極其重視,從他剛剛當上山海縣縣丞沒多久,便在縣城之中貼出了一份招賢榜。
這份招賢榜專門招募郎中,只要有本事就行,不講究出身。
其實大陳朝地方官府之中,往往也都設有醫郎這樣的官職,在州縣一級之中的官府裡面算是吏員,但是隻是最為低階的令吏。
但是即便如此,各地官府之中的醫郎,也都是一些世代傳承的醫官,實際上大多數人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只是靠著祖上傳下的一些醫術混飯吃罷了。
在軍中也設有醫官,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這些醫官平時屁事沒有,充其量也就是給當官的看個小病,而且水平很是有限,一旦兵卒受傷了,醫官往往是懶得去費心救治他們,最多弄一些粗鄙而且不明效果的傷藥丟給兵卒敷上,兵卒能否活下來,就看自身的抵抗力強弱了,很多時候輕傷的兵卒,也會因為傷口感染而死。
李霖最看不得的就是這樣的情況,趁著山海縣大亂之機,將原來兵營之中的一個混閒飯的醫官找了個藉口打了一頓,罷免了他醫官之職,趕出了軍中。
所以李霖才貼了招賢榜,公開招納良醫,在縣兵軍中充任醫官,而且按序給予司吏的待遇,要求很簡單,有真本事就行,而且必須精通外科,也要懂得疫病防治。
這樣的條件公佈出去之後,很快訊息就在臨海州一帶傳開了,倒是確實有一些民間的郎中前來應募。
李霖於是親自把關,考驗他們的醫術,結果發現其中大部分只是粗通醫術,甚至連皮毛都稱不上,這樣濫竽充數的傢伙當然立即便被李霖趕了出去。
但是也發現了幾個郎中小有一些本事,但是卻也達不到他的要求,於是李霖便自己出錢,留下了這幾個年輕的郎中,在縣城裡面開設了一個醫館,暫時留住了這些郎中,給他們開工資讓他們給百姓看病,並且投入不少財力,令他們想辦法購入不少藥材儲備起來。
後來有人為李霖舉薦了一個郎中,此人名叫李晨冰,和李霖同姓,乃是山海縣人士,但是卻住在山裡,其父輩便是當地有名的郎中,算是祖傳的醫術。
這個李晨冰年紀並不大,只有二十出頭,但是自小便隨父行醫,在醫道方面極具天賦,不但將父輩傳下的醫術學了個精光,還很善於總結經驗,據傳十三歲便開始獨立為人診病,十五歲就小有名氣,超出了父親的醫術。
而且他們家族有一套針灸之術,據傳名叫五行回春針法,很是了得,這個李晨冰在父親傳下的這套針灸之術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改進。
有人告訴李霖,說一次這個李晨冰出外採藥,碰上一家山裡的人家,這家的婦人懷有身孕,但是卻因為難產眼看著死了,家裡哭的是一塌糊塗,正好李晨冰途經他家,順便進去看了一眼。
他看罷之後立即說這個婦人還沒有死,人還有救,而且腹中的孩子也沒死,別人不信,說人都斷氣了,怎麼還能沒死,這李晨冰當即取出銀針,接連運針在孕婦身上紮了幾針,結果孕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