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部分,爭龍道,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渾身哆嗦著,鬍子被吹起老高,拍著大椅的扶手對著下面站著的那些屬臣大吼著。
可是他的目光不管落在誰的身上,那個官都會立即低下頭,權當沒看見他的目光,包括那些武將在內,一個個都蔫頭耷腦的,好像事不關己一般,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請命,去阻擋吳軍。
蜀王吼了一通之後,也感覺累了,他也明白指望這幫吃材肯定是擋不住吳軍了,於是便問計於這些屬臣,現如今又該怎麼辦。
這一問之下,他的那些屬臣就來勁了,於是紛紛建言,說吳軍入蜀,其實只是報復蜀軍出蜀偷襲荊州罷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平息吳候李霖的怒火,派人趕往荊州去求見吳候,向吳候道歉。
另外吳候派兵入蜀,肯定是求財,蜀地富庶,大可給吳候一些錢財,畢竟吳候這些年來連年用兵,耗費不小,手頭弄不好很缺錢,多給他一些錢,想必就可以平息他的怒氣,請他將入蜀的吳軍撤回去。
這樣的建議一出來,居然獲得了絕大部分屬臣的支援,紛紛出列附議,蜀王無奈之下,思來想去雖然捨不得,但是眼下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誰讓他一時糊塗,去招惹了這該死的吳候李霖,現在被人家打上了門,只有認慫了。
但是接下來對於該賠償李霖多少錢的問題上,又讓蜀王感到難為了,有人說十萬貫就可以,但是也有人說十萬貫肯定滿足不了吳候的胃口,最少也要二十萬貫,甚至有人說既然是送禮,那麼就乾脆一次把吳候的胃口填滿,乾脆直接送給吳候三十萬貫拉倒,省的事情還有反覆。
結果商量來商量去,這件事又拖了幾天,這時候有人送到成都一個訊息,吳軍先鋒已經殺到了渝州,已經攻入到了蜀地的心腹,如果照這樣的速度下去,恐怕不等他們商量好,這吳軍就該殺到成都了。
於是蜀王徹底慌了神,再也顧不得肉疼了,最終折中了一下,底線是最多賠償李霖三十萬貫,爭取談到二十萬貫以內,派人趕往渝州,先見到吳軍的先鋒官,穩住了吳軍之後,再去荊州和吳候談條件,這樣也拖延一下時間,給成都佈防爭取一些時間。
李桐率領吳軍前鋒,殺到渝州之後,也終於暫時停歇了下來,這一路下來,他們攻城略地,長驅直入,已經深入蜀地的腹地,到了這裡之後,也已經基本上是人疲馬乏了,雖然糧秣物資並不缺乏,靠著沿途繳獲足夠用了,弩箭和弓箭以及其它兵器補充也問題不大,同樣可以靠著沿途繳獲補充。
但是對於軍中攜帶的火油彈和火藥彈、霹靂雷這些東西,到了這裡,他們攜帶的都基本上已經用了個七七八八,更何況人馬也確實累壞了,必須要做一番休整,等候主力跟上來補充一下,方能繼續朝著成都攻進。
更重要的是他們畢竟兵力太少,僅靠著區區不到一萬人,想要一路攻至成都,顯然兵力太過單薄,這蜀軍目前沒有反應過來,但是蜀地之中畢竟人口超過了五百萬,一旦讓他們反應過來,隨隨便便招募起來十萬八萬的兵馬,還是十分輕鬆的事情,到時候就算是靠著人海戰術,淹也能把他們這區區七千吳軍給淹死,就算是蜀軍不還手,隨便讓他們殺,也能把他們累個半死。
所以李桐率兵殺到這裡的時候,終於下令停止繼續攻進,就地在渝州休整一段時間,等候主力趕上來。
而這次李霖並未親自率兵入蜀,而是派出了以周成為正,李桐為輔,統領三萬精銳吳軍,攻入蜀地,另外還給他們派了剛從荊州之地新建的更戍營中抽選出來的兩萬荊州兵,作為他們的輔兵,總兵力五萬大軍入蜀。
所以後續周成率領的主力,行進速度會比李桐率領的前軍慢上一些,為了穩妥起見,李桐沒有繼續冒冒失失的孤軍冒進,而是選擇了等候周成的主力到來。
這也是周成和李桐第一次在沒有李霖的情況下,單獨領軍進行這樣大規模的作戰,而且還是一場至關重要的大戰,要領軍攻佔整個蜀地,單憑勇猛是做不到的,在他們出發之前,李霖便告誡過他們這幾員大將,入蜀之後,一定要多用腦子,而不是隻靠他們手中的刀,如果他們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這也就將會徹底奠定以後他們在李霖心目之中的位置。
但是如果他們這次入蜀,沒能把事情辦好的話,同樣今後想要在李霖麾下繼續處於目前這種位置,顯然就不太可能了。
他們也很清楚李霖為何將這次攻蜀的事情交給他們來辦,像這種事,搶著做的人多得是,呂成梁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而且像陳浩、張興、趙勝(趙三)等人,同樣也都有能力來做這件事。
可是李霖最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