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看戲的誘惑,工程新紀元,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二陛下很是急迫。也可以判斷出明年征伐高昌將是個大陣仗,出動的人馬十分龐大。
史書所載的人馬數量並不二十萬的。前者可能是沒把隨軍的工匠民夫計算在內。
就算是十五萬吧,要走幾千裡的路,這人吃馬嚼的,需要多少糧草物資?
也難怪魏大爺等臣工反對遠征,對於農耕國家來說,這場遠征的耗費確實令人心驚。
既然知道李二陛下猴急,徐齊霖也不敢怠慢,立刻開始把準備的物資裝船西運。李四胖也是雷厲風行,馬上在洛州徵召民夫。
徐齊霖沒等民夫全部徵召完畢,便帶上幾百人乘船出發,前往三門峽。按照李二陛下的安排,陝州也應該接旨行動,那裡才是離三門峽最近的地方。
倒不是徐齊霖非要當先鋒,事事衝在前面。而是火藥這個新東西,別人不會用啊,他不去手把手地教,那是萬萬不行的。
趕到三門峽東面,徐齊霖便帶人登岸,在勘察確定的集津倉地址上開工建造。同時,他派人過三門峽去陝州接洽,準備著東、西兩面同時施工,以縮短工期。
一船一船的糧食物資卸下,又掉頭返回洛陽,幾百人的工程隊伍在工部所派將作大匠的指揮下,按照設計圖紙開始了艱苦的勞作。
按照徐齊霖的設計,是在山路中間削平峭壁,直接用起重機把糧食物資吊上去。
所以,不待山路修好,徐齊霖便帶上三百多人,肩扛背馱,透過龍巖村後那條尚未開鑿拓寬的小路爬山而上。
直線距離只有兩裡來地,可揹負重物,爬山越嶺,在林木草叢間曲折前進,大半天的時間才趕到了大致的地方。
就地簡單吃喝休息後,徐齊霖又帶著幾個人向峭壁方向攀爬。這裡已經沒有了路,只能是派人在前輪流劈荊斬棘,開路前進。
遠遠的,聽見了河水拍擊奔流的聲音,越聽越是清晰,離北巖的峭壁也是越來越近。
迎面的風越來越大,甫一出樹林,眼前驟然明亮起來,出現在幾個人眼前的是一片較為平坦的地勢。再往前看,則是突兀的岩石,擋著這塊平地。
徐齊霖等人走過平地,已能看見對面起伏的山巒石壁。來到突兀的岩石前,舉目往下看,黃河、集津倉,以及在渡口停泊卸貨的船隻,盡收眼底。
舉起望遠鏡,徐齊霖仔細觀察,發現這裡還是稍微偏離了倉庫,還要再往回走上幾十米,才是正好。
雖然爬上來挺困難,但徐齊霖估測,和山路的垂直距離並不高。嗯,先不著急爆破,把樹木砍掉,拓出通路,才能確定最終把峭壁要削下去多少。
不一定非要和山路平齊,有幾米的斜坡落差,可以製造簡單的傳送帶裝置,把糧食運到山路上的車上。
徐齊霖的思路根據實際的地形地勢開始拓展,怎麼快,怎麼有效率,就怎麼幹。
迎著山風,徐齊霖眺望崖下湧流的黃河,心緒也奔騰起來。人定勝天,老子就要用巨響和轟鳴開出一條路,開創火藥應用的新紀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