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玻璃和鏡子,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了玻璃鏡子。
徐齊霖相信,玻璃鏡子的出現,必然引起轟動,哪怕只是巴掌大的那麼一塊,也將價值萬金。
歷史上,一個法國的皇后結婚,威尼斯送的禮物,就是一面小小的鏡子。現在看來非常可笑,當時卻是最昂貴的東西——價值十五萬法郎。
而製作玻璃鏡子,首先要製出無色的玻璃,也就是除去玻璃中的綠色。產生綠色的原因是原料中的少量鐵,加入脫色劑便可以解決這個困擾玻璃製造幾百年的難題。
而脫色劑有好幾種,物理的有二氧化錳、硒、氧化鈷、氧化鎳等,化學的則有硝酸鈉、硝酸鉀等。
有火硝或土硝,硝酸鉀的來源唾手可得,而且也是最廉價的。
至於平板玻璃,徐齊霖則採用在光滑平整的金屬板上進行壓延。反正玻璃不需太大,能製造出象書本那麼大的已經足夠驚喜。
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其耗費的時間,面臨的困難,顯然還是出乎了徐齊霖的意料之外。
不斷地提純原料,不斷地除錯配料比例,又要解決玻璃液中氣泡問題。徐齊霖親自指導,親自操作,在第六天,已經是幾十次的實驗後,才終於製出了透明度合格的一塊玻璃。
而此時,李四胖和李治已經啟程趕赴長安,並通知了徐齊霖。本來就不待見渣男李治,又在忙碌的實驗之中,徐齊霖正好有了合適的藉口。
接下來的幾天,工匠們的生產製造愈發熟練,幾十塊大小不一的透明平板玻璃讓徐齊霖心花怒放。而大筆賞錢的下發,更使工匠們幹勁十足。
當徐齊霖帶著上百塊玻璃離開工坊時,已經過去了十天有餘。
除了平板玻璃,他還教給工匠們吹玻璃之法。儘管他吹的玩藝兒奇形怪狀,或者說是不成形狀,但這種生產方法是正確的,讓工匠們多加練習,早晚能吹製出美觀漂亮的玻璃製品。
再次乘船出發,徐齊霖終於有了志得意滿的感覺。回到長安,便建起鏡子工坊,玻璃製造和鏡子生產分作兩處,也是保密的需要。
而且,玻璃工坊外有駐兵,工匠們有備案,工錢給得很高,但想要洩密,後果很嚴重。
要知道,徐齊霖瞄準的可是國內富豪,以及歪果仁兒的口袋。鏡子是奢侈品,與香露一樣,必將成為海外貿易的重頭商品,從海外攫取巨量的財富。
就如同絲綢一樣,徐齊霖希望玻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也是大唐的技術最高,工藝最精,最受歡迎,還賣的最貴。
嗯,嗯,便宜李二了。為了不引起別人的覬覦,徐齊霖將把玻璃和鏡子歸到大盈庫的產業當中。
香露已是令人眼紅的進項,再來個鏡子,實在是不敢想象會招來多少紅眼病。
但這個專利費還是要的,徐齊霖覺得這也算是對他付出智慧和精力的回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