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風皇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兄弟之國,強兵,冰風皇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未央宮大殿,所有的世家家主和重臣們便看到了不妥之處,大秦的帝座之側,居然又設了一位,幾乎所有人立時便反應了過來這個帝座邊上的位子是給誰準備的,很快不少人便已經明白了皇帝對於推恩令的態度,一時間,眾人都是反應不一的入席等候皇帝的到來。
片刻之後,在內侍簇擁下,皇帝坐在了帝座上,而李昂則站在皇帝的身後,皇帝邊上的位子依然空出著,接受群臣和各大世家的拜見以後,曹安民看向了身旁的心腹內侍,點了點頭,“宣!”於是那道擬好的旨意便說於了滿殿眾人,唐國將與大秦約為兄弟之邦,大秦為長,唐國為幼。
詔命一出,滿座皆驚,尤其是那幾個提出推恩令的大臣更是愕然不已,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皇帝竟會做出如此決定,這等於是為大秦在日後樹一強敵,不論唐國現在的國君和武威王有多麼忠於大秦,時間長了,總會因為利益而與大秦相爭,這是怎麼也避免不了的事情。當下也顧不得太子大婚,便從席間而出,苦諫起來,不過帝王之心又豈是輕易能改,更何況滿殿中人,那些世家大族,真正和皇室共掌這個帝國的權力者們此時正猜測著皇帝的真正用意,沒有人去幫他們。最後這幾名大臣被殿中武士直接拖出了未央宮。
看到皇帝心意已絕,而那些已經與唐國有著利益糾葛的世家家主們沒有半點反對的樣子,剩下的世家家主也只有作罷,他們還不希望作為利益共同體的世家同盟為了一個唐國而分裂,那樣的話,吃虧的只是他們而已,於是便默不作聲地退下了。
李昂最後坐在了曹安民身旁,不過他始終都是虛坐,並未與曹安民真地比肩而坐。大秦崇尚質樸,因此雖是太子大婚,可是禮儀卻並不繁雜,不過半個時辰,便完成了大婚的儀式。
太子大婚三日後,各大世家家主再一次被震驚,身體看上去正在一天天好轉的皇帝居然退位了,在群臣的三次挽留後,依然決心不改,將帝位傳於了太子,自己當了太上皇。
太子新承帝位,自是會啟用自己的班底,當然這會觸動到舊臣的利益,同時也是對政治勢力的一次洗牌,本來這需要數年的時間來進行,可是如今曹安民這位太上皇健在,而李昂這個昔年的大秦軍中威望最高的武安君,如今的唐國太上皇也在,兩人都是一力支援新即位的皇帝,那些被撤換的大臣哪個敢有小動作。
整整半年,李昂在女兒大婚之後,在長安整整逗留了半年,直到登上帝位的弟子鞏固下自己的班底以後,才萌生去意,他離開唐國已經太久,雖然他的根在大秦,可是他的家卻是在唐國。這半年裡,擺脫了政事的曹安民在御醫們的調理下,身體漸有起色,可是卻依然病根難斷,在御醫們的診斷下,身為太上皇的曹安民若是能一直靜養的話,或許能再多活十年壽數。於是當李昂提出要回唐國時,曹安民說出了讓李昂和兒子都驚訝莫名的決定,他決定和李昂一起去唐國養老,死後直接入葬秦陵龍城耶路撒冷。
在苦勸未果後,已經成為大秦皇帝的曹羽不得不同意了父親的決定,他知道他父親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便是少年時不能如同大秦歷代君主去遙遠的龍城歷練。
曹安民要去唐國養老,這讓大秦的朝堂上又來了一次三勸的走形式,到最後,他們依然不能阻止曹安民的決定,曹安民的表率讓大秦本土的漢人都是對唐國有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似乎唐國就是另一個大秦,儘管這不能阻止兩國在百年後因為利益而相爭,可是卻始終是件好事情。
由於曹安民的決定,李昂的歸途,整整用了一年三個月才回到了中京城,這一路上,曹安民經過了唐國起自中亞,直達亞細亞的全部領土,讓那些遷移過來的漢人都覺得其實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漢人的地方就是故土,唐國也好,大秦也好,都是漢人的家園,這就是老百姓最真實的想法。
花園內,精神頭好了許多的曹安民將幾個官員上奏的李昂,不發一言。李昂沉默著看完了這道針對唐國的聯名奏章,才看向曹安民道,“陛下是如何想的?”對李昂來說,他可以不管大秦滿朝文武,卻不能不管曹安民的想法。
“你想聽朕的真心話嗎?”曹安民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渾不似一個病入沉痾的人。李昂沒有回答,只是沉沉地點了點頭,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朕是不會準這道推恩令的。”曹安民看著李昂,靜靜說道,接著他看向了亭外的天空,自語起來,“朕時常想,大秦延續至今,強盛不衰,究竟是為什麼?最後朕得出的結論是因為大秦始終知道自己的敵人,也因為那些敵人的存在,所以大秦才霸武強兵,一刻不敢停下前進的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