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風皇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馬其頓騎兵,強兵,冰風皇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運輸,不得不延遲一個月的時間,從而給了陳慶之完成對這兩萬馬其頓騎兵最基礎的訓練。
作為遊牧民出身,兩萬馬其頓騎兵的騎術和弓箭還算過關,至於他們的近戰,在虎神軍眼裡,就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不過好在陳慶之也沒打算靠他們作為主力來正面硬抗羅馬人的進攻。他只是要讓這兩萬馬其頓騎兵在一個月裡完成紀律方面的訓練,做到絕對服從命令,而不是像原來那樣,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看到有利可圖便一擁而上,一遇到強敵就立刻潰散。
在半個月的訓練之後,冉閔帶著他的三萬斯巴達重步兵和六千陌刀手到了馬其頓,比起陳慶之,他要好運得多,在希臘重新獨立以後,斯巴達人恢復了他們的傳統,出生的嬰兒裡孱弱的會被扔進山谷,只剩下強壯的,從小就學習如何戰鬥,成為斯巴達戰士,他們有著嚴明的紀律和組織,對冉閔來講,他只要折服這些斯巴達的漢子,派出軍官告訴他們大秦的戰陣如何運作,就能直接拉出來打仗,要是有大秦的重步兵裝備的話,這三萬斯巴達人和大秦的重步兵軍團就幾乎一模一樣。
既然冉閔來了,陳慶之自然也將主要精力放到了即將到來的戰事上面,希臘的南部有大秦和希臘的聯合海軍,再加上希臘南部沿海城邦城防修築堅固,並配有弩炮和投石機和大量計程車兵守城,問題並不大,至於上馬其頓,地處高原山區,僅有的幾個關隘只需要配備少量的精銳就能夠堅守得住,真正要重點佈防的是以平原為主的下馬其頓,羅馬人的海軍隨時可以在下馬其頓的海岸線投放他們的軍團,這裡將是他們和羅馬人一較高低的主要戰場。
這一場事關希臘存亡的重要戰役中,但真正能參與到實際中去的希臘軍官屈指可數,對陳慶之和冉閔來講,希臘的那些學院派貴族軍官在演講上很有一套,煽動士兵也是把好手,可是涉及到真正的軍事問題,他們就完全是紙上談兵,陳慶之和冉閔自然不會為了這些貴族軍官的面子而讓他們插手指揮,導致整個戰局的失敗,為此陳慶之專門設立一個總參謀部,他將那些來撈軍功的貴族軍官統一安排到裡面,讓他們對著沙盤和地圖發揮他們嘴巴上的特長,至於他們遞交的計劃,他轉個身看過就扔了。
其頓地處希臘北部,由上、下馬其頓兩地區組成。原山區,僅有幾個關隘與外界相通,下馬其頓則土地肥沃,適於農業,在希臘古典時期,下馬其頓是馬其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於上馬其頓有傳統上的宗主權。不過自從一百五十年前希臘重新獨立以後,下馬其頓便失去了對上馬其頓的宗主權,不過二者之間還是有些區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馬其頓地區的住民並不是真正的希臘人,他們是古典時期希臘人遷徙過來後和當地各個民族通婚後產生的新民族,當然適合農耕居住的下馬其頓在血緣上和希臘人更接近一些,而上馬其頓由於地處高原山區,所以其居民要剽悍得多,論勇武的話,可以說在希臘僅次於斯巴達人,不過他們要比斯巴達人更難管治,基本上這一地帶,希臘人難以直接設立有效的統治機構,所以一直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陳慶之是在開春前到達的上馬其頓,隨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千虎神軍,李昂將麾下這支皇牌精銳調撥給陳慶之,便是讓陳慶之以這一千虎神軍為基礎,在希臘和巴爾幹地區招募一支騎兵隊伍,配合冉閔的重灌強襲步兵,以對抗羅馬人的軍隊,至於希臘,李昂不認為在他親自帶著麾下的百萬軍民西征前,能一直抵擋住羅馬人,希臘人所要做的就是帶給羅馬人儘可能大的傷亡,使他們延長對整個亞細亞發動戰爭的時間。
對於希臘和羅馬地實力對比,陳慶之本人也不看好希臘。希臘地共和制已經墮落。不復當年大秦幫助他們脫離羅馬統治時的清廉和高效率,靠漂亮臉蛋和演說起家的無能官僚充斥在希臘各個城邦,除了希臘海軍。希臘人在軍隊方面簡直就是一無是處。陳慶之毫不懷疑,如果他和冉閔不來地話,希臘人能否在羅馬人的進攻下支撐三個月以上。
大風勁吹,陳慶之看著面前戍守邊境的希臘士兵,搖起了頭,上馬其頓易守難攻。但是他巡視的幾處關隘裡,希臘士兵都是鬆鬆垮垮,哪有半分武人樣子,“從現在開始,這裡由我接管,你們可以走了。”陳慶之絲毫不想挽留面前的這些希臘士兵,而這些希臘士兵也樂得願意,上馬其頓地方的人剽悍桀驁。根本難以調動,所以上馬其頓僅有地幾個關隘都是希臘從國內調兵過來鎮守,等同於發配,通常來這計程車兵都是些被強徵的老弱和農夫。說是士兵,其實卻相差甚遠。
“大人。這樣一來,我們便無兵可用了。”見陳慶之遣散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