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詰難,諜涯無痕,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不斷探索治國之道,唐朝之前,都是窮兵黷武,宋朝之後,則是揚文抑武,到明清兩代,治理之術依我看算是非常完善、非常科學了。那為什麼還會有朝代更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朱幼山問道。
嚯,一箇中學生能問出這樣有深度的問題來,朱幼山不簡單啊。
林創讚賞地看了一眼朱道山,見朱道山眼聞言也是非常欣慰,而楊賢芬眼裡滿是寵愛。
“簡單,兩個字,土地。”林創答道。
“土地?”朱幼山不解,重複了一句。
“是的,土地。”林創篤定地說道。
“請先生教我。”朱幼山道。
“縱觀我國曆史,其實就是一部不斷爭奪土地的歷史。
我國在民國之前,一直是農耕文明,百姓晨起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當一個王朝成立之初,土地分配上基本是公平的,但隨著皇室和士大夫的子息繁衍,不可避免地進行圈地,百姓開始失地,大量財富開始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無地的百姓生活不下去,就只好起來造反。同時,由於對皇室和士大夫的土地免稅,國家財政越來越困難,打仗拿不出錢來,就會不斷地向百姓徵稅,這樣就造成了惡性迴圈。於是,一箇舊王朝被推翻了。
當另一個王朝建立,土地就進行了重新分配,於是,又開始了新的一輪迴圈。”林創答道。
林創話一落地,朱幼山沒有表示什麼,朱道山倒先撫掌而贊。
“精闢!林先生所言真是一針見血,見識過人啊。”
林創微微一笑,看向朱幼山。
朱幼山先是皺眉沉思,繼而醒悟,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古人曰:‘借古鑑今’,那依先生之見,解決現在國家之問題,平均地權就可以了嗎?”朱幼山問道。
“不,這又是一篇大文章……。”林創擺了擺手,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