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劍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章 開封攻防,金庸絕學異世橫行,御劍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封府經歷逍遙王經營多年,城高池深,糧草豐足,又引大河之水入護城河,絕非等閒可以攻取。
太平道大軍深入中原腹地,又引胡騎來助,圍困開封府三月有餘,也僅僅拔除了外圍的八座營壘,對於開封府城大小一百餘戰,雙方傷亡近萬人,依舊束手無策。
自胡騎到來,引用了號稱“北部槍王”韓世昌的計策,堆土為山,步步緊逼的策略之後,這才讓勝利的天平稍稍往己方傾斜了一些。
驅趕了十萬民夫勞作,那城牆一般高低的土山,不斷向城牆移動,哪怕每天只有數丈距離,一月時間也前進了百餘丈。
如今敵方的弓弩手,站在土山之上,便可以與城牆上的守衛互相對射,照這個情形,無須將土山推至牆下,便可以一鼓作氣,攻佔城頭。
三個方向,三座土山,逼得開封府方面數次出手,想要摧毀土山,但太平道方面早有準備,不但土山之後備有長矛步兵,便是那些胡騎,也會趁機突擊,給予開封府將兵以重創。
但隨著武林大會結束的訊息傳來,太平道和胡騎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很顯然,退與不退,是個問題。
不過留給雙方猶豫的時間顯然不多。
第二天一大早,就在葉清玄等人還在等候鷹王援軍到來的時候,太平道和胡騎雙方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攻擊,是試探,也是冒險一搏。
牛角號連營吹遍。
漫山遍野的營地內湧出大股的青巾軍,分成了五個巨大的方塊,每個方塊足有萬餘人,呼呼喝喝地排列整齊。
隆,隆,隆!
隊伍中推出數十面用牛車拉著的戰鼓,隆隆戰鼓聲不斷,四處旌旗招展,指揮著大隊人馬向前推進。
在隊伍的最前方,二十多輛攻城車和雲樓,被緩緩推進。
已經推進到六十丈外的土山上,人頭洶湧,無數神射手到位,隔著這段不遠不近的距離開始試探性地射箭,測量雙方距離。
城頭上的開封府守軍,也忙碌異常,不斷將守城器械搬運到位,大捆大捆的羽箭也被抬上來,分發到每伍士兵的身後。
逍遙王打磨多年的兵將,個個威武雄壯,除弓弩手外,人人手持長矛大刀,更有兩丈多長的拐槍隊,用來推、擋、刺爬上來的敵軍。
嗚,嗚嗚……
號角聲起。
戰鼓聲和喊殺聲猛然間大作,一列萬人隊呼喝向前,土山上和雲樓上的射手,開始彎弓搭箭,朝著城頭射來。
與此同時,那支萬人隊中推出十餘輛雲梯,隨著二十多輛攻城車,一起朝著城頭衝來。
城頭上,葉清玄深吸一口氣,這種古戰場的情景刺激得他熱血沸騰。
電視上看到的那些所謂大場面,與真實的戰爭相比,連萬分之一都不如。
真實的古代戰爭,根本沒人會扛著長梯子衝向城頭,最次的也是雲梯,那是一種巨大的戰爭器械,底下是巨大的木床,有六個輪子,長梯佈置在車身底盤之上,傾斜一定角度,並在主梯之外增設了一具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雲梯可以沿城牆壁自由地上下移動,根本不需要肩扛手抬。
而除了雲梯之外,大多數的衝鋒戰士更是會藏匿於“攻城車”之下,那就是個古代的運兵裝甲車,是個帶軲轆、可移動的三角形帳篷,厚厚的牛皮加上防具,什麼弓箭、擂石、金汁,都不能把它怎樣。
“左弦五,上臂四,放!”
己方城頭上,一名武官揮舞著錦旗,大聲指揮著城牆內部下方的拋石機。
呼——
帶著一股惡風,一塊300斤巨石被拋飛了出去,橫越五十丈距離,擦過一座雲樓,砰的一聲砸在地上,翻滾十餘丈距離,砸倒了一溜青巾軍。
蓬!
又是一蓬箭雨從城頭射出,烏雲一般,投向雲樓和土山上的射手。
己方的壓制行動開始了。
對方出戰的一萬青巾軍,第一批的三千人,全部都在雲梯和攻城車的掩護之下,即便將目標瞄準他們,也取得不了多大的效果。
指揮作戰的將官,都是百戰之人,他們把目標放在了延後沒受到保護的青巾軍中,切斷攻城器械與大部分人馬之間的緊密聯絡,同時也很好地照顧了雲樓和土山上的敵方射手,壓制對方,令其難以援助攻城之士。
唯有那些雲梯和攻城車中的敵人,順利地地衝到了城牆之下。
轟,轟轟!
攻城車和雲梯,同時撞在了城牆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