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飛明月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劉化《三國》問,餘劫孽情,白鶴飛明月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李特初時才拿回陳壽的那一套《三國志》時,李雄三兄弟剛好人手分了一卷來讀,各自看了一卷之後再相互之間換了來看。如此,不過五天時間,三兄弟卻都把《魏書》、《蜀書》、《吳書》者三全都看了個遍。
李始看完一遍之後,就有事公辦去了,只得留待以後回家空了再看。唯獨李蕩和李雄兩個流連忘返卻又仔細把書看了好幾遍,至於筆記也都各自做了幾大本,至於隨筆、感悟、批註等自是不在話下。
這兩兄弟也是奇葩,自此有了《三國志》之後,白天纏在一起看書,有時就各自端坐,靜靜地只是看書如那入定老僧,但一旦有一個覺得有些疲倦了,就會拉了另外一個來一起討論。
說來也是好笑,他們哥倆有時候甚至於會因為某個記載或者某個人物持有不同的看法而爭得面紅耳赤,但轉瞬之間卻會又為有共同的某一個觀點相同或是新發現而擊掌互慶。
到了晚上,兩個人更是還互換了筆記就著桐油燈繼續觀看,再就著彼此的心得體會揚長補短,這樣一番下來兩人的成長也是蠻快。
一日午後,天氣陰雲悶沉,李雄看書煩悶想找二哥李宕討論一會《三國志》,卻見其躺在床上午休正酣,乃出門來到鄉里間周旋,卻是遇到一個叫劉化的道家術士。
李雄也不認識與他,本來就是擦肩而過的路人。但聽得有人招呼著李雄為“雄哥兒”,那劉化卻又跟了上來客氣地問道:“這位善男小哥,你就是李家的李雄嗎?”
聽到這不倫不類的稱呼,李雄覺得也是有點好笑。
雖然劉化有些唐突了點,但李雄還是彬彬有禮地回著:“這位道長,我的的確確是李家的李雄。只不知道長有何貴幹?”
看李雄直接提到了正點子上,那道士也覺得尷尬,卻只在那“嘿嘿”兩聲乾笑著。笑過之後卻又是貼了上來說著:“李三公子,貧道劉化,現在寄宿在張府。實不相瞞,貧道是有事來求與你的!”
這個就有點奇怪了,我小屁孩一個,今日才跟你這道士還是第一次路過一面一點都不熟悉的,咋個就會有事來求著了呢!
但李雄就是有教養有素質,即使是這樣卻也不動聲色地笑著說道:“劉道長,我一個小孩子家,卻又有什麼可以幫得上你的哦?但若我真可以幫得上人的事兒,我李雄也絕不會推諉的!”
但那道長卻是直接忽略了李雄前面的話只聽進了後面的,於是笑呵呵地諂媚著臉湊了上去說著:“李三公子,其實是這樣的,貧道已經讀過安漢陳壽的《魏書》和《吳書》兩志,唯獨《蜀書》還未能得償所願有幸一讀。聽說令尊有得一整套陳壽的書,貧道所以厚著臉皮想來府上藉著一看。”
《蜀書》這兩天在二哥手上,李雄自是不會自作主張,於是回道:“劉道長,這個我還真做不了主,因為我二哥這幾天正在研究《蜀書》。還請多多包涵原諒!”
其實,即使那書不再二哥手上,李雄也不想借於他的。畢竟李雄和他劉化又不熟悉,更不要說道士居無定所,他要是借了不還卻是連一個找的地方都沒有啊!更不要說那些書之珍貴,那會是可以隨便借予人的。
“沒事!沒事!等你二哥看完了貧道再借了去看就是。”劉化也是個怪胎,居然就這樣替別人做主了。
李雄眉頭皺了又皺,但又不好說些什麼,想著現在書都不在自己手上,自己也難得操那些空心,隧又去田地間轉著散心了。
但等到李雄再次回家,卻是發現那個道士劉化已經來到了自家大門前候著自己。
李雄雖然有些不悅,但還是什麼都沒有寫在臉上,只客氣地問道:“劉道長,你這是……”
“哦!李三公子,貧道這是等著你呢!想到貴府一探你家二哥什麼時候才能把那《蜀書》看完,好知道一個概略時間才好方便到時來貴府上借書一觀。”
感覺有點像是在催的意思!這個劉道士也真是的,借書還堂而皇之地催促起來了……
啊!李雄可給搞得暈了,你要問就去問我二哥唄,咋就纏著我啊,劉道長啊劉道長,你這是看我脾氣好就真給纏著不放了啊!
李雄想到這裡,就要拂袖進屋不再理他,但是院裡的李母羅玉兒卻是聽到有人要問李雄借李蕩的書看,乃在院裡說話:“李雄啊,誰要來借書啊?你二哥剛走,是去為你父親辦事得出去幾天時間,他那些書你倒是可以借於別人看幾天的。”
李雄卻是納悶:我的個孃親啊,他這狗皮膏藥道士我都甩不掉啊,你還來添什麼亂呀!要說我認識的人還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