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飛明月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可憐媳婦難做人,餘劫孽情,白鶴飛明月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且說蔡二郎蔡伯喈隨了他叔蔡質去了京城,先是聽從二叔的話,拜了太傅胡廣為師。然後又給伯喈安排了一份文事工作,在宮廷裡做些校書工作,在宮中藏書處校勘典籍。
就這樣,蔡邕在京城既有了立足之處,又可以拜師學藝。工作清閒卻又不失體面,工作學習兩不耽誤,更是有著大量的時間來學習。
宮中藏書眾多,更是隧了蔡伯喈博覽群書的志願,卻是一頭久渴的老牛來到河邊,“咕嚕咕嚕”把頭埋進書海;卻又似乾旱日久的大地,遇著了雨水的酣暢淋漓,直把群書博覽又強記!
又有名師太傅胡廣耳提面命,蔡邕人又聰明,有大把地時間,又肯花功夫學習,那個進步可說是神速,到了後來談詩論賦就基本沒有他不知道的事了!
蔡邕的生活很充實,每天的時間都是安排得滿滿的,每天跟隨太傅學習的時間除了都是白天其他的就不能定時了,但平均下來一天也大概有一至兩個時辰是跟隨著老師的;至於工作也不是特別固定,閒時校勘整理三個時辰資料就頂天了,要是遇到事急整天整天不去工作也不要緊;至於清早早起半個時辰早讀,再半個時辰練劍,那是雷打不動的學習工作。
因為蔡邕文學學識功底好,又勤奮好學,進步神速。他性格溫和中庸,在胡廣的所有學生中人緣關係也不錯,在宮廷之中工作脾氣溫和也很得人緣,又寫得一手好字,特別是那個賦詞簡直就是一絕,所以也就一年就升任為校書郎中,再一年又是再升為中郎將。
又牛丞相見蔡伯喈學識淵博,人又長得玉質金相,昂藏七尺,噙齒戴髮,面如傅粉,卻又風度翩翩氣宇不凡,於是就起了惜才之意,欲招之為婿。
蔡伯喈雖然也很想抱住牛丞相這一根大粗腿,但考慮著要是不老實交代自己在圉縣老家已經娶妻的事實,待到將來東窗事發那就可是掉腦袋的事情,並且還會禍及二叔和家人。
於是,當牛丞相與蔡伯喈透露了這種想法之後,蔡二郎也只得如實說了在老家已經娶妻趙五娘。
但牛丞相卻是喜歡蔡邕的才華,又有其女看了蔡邕一眼被他這個小白臉蒙得著了迷。
反正那時候的男人三妻六妾也都正常,於是,在漢桓帝元嘉四年正月,牛丞相退而求其次,隧也不與他計較這些,又找了其叔蔡質來談,就此招贅了蔡邕入住牛丞相府。
蔡質因為父母已亡,這一忙著公事就是好幾年沒有回成圉縣的家,只是時常寫信與家中兄嫂,後又派人接了妻子來到京城一起生活。
蔡邕呢,雖然父母健在,但一則早期時候是學習壓力山大,二則工作特殊是為皇室,即使不累,但也要掙些表現不能回家。
到了後來,有牛丞相提出入贅一事,蔡二郎不好與家人去說同時更是為了表現,在外度過了第二個春節。
早前,蔡邕還是隨著叔嬸生活為一家,但自從入贅到了牛家,卻連這個京城的家也不怎麼去了,就完全融入了牛府進入了角色。
不過這樣也是收穫頗豐,蔡伯喈入京第三年就做了尚書,這真可謂奇蹟!
而蔡邕這傢伙也夠奇葩,離家來到京城,早些時候還經常寫信給父母妻子,偶爾帶點錢財回去,但自從接了嬸子來京後,往回寫的家書時間間隔就一次更比一次久。
後來,又是招贅,則是忙得不亦樂乎更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既不寫家書也不帶錢回去了。
當蔡伯喈在牛相府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陳留圉縣家鄉卻是連年宰荒,其叔接了妻子來到京城沒有再回圉縣,對家鄉情況也不清楚,即使寫信來往兄嫂自是不會在他面前喊苦。
而蔡稜為了蔡二郎安心工作,更是不會把家中的小事說來與他知。
因而蔡邕對於結髮妻子趙五娘的來信說家鄉災難也是大為不信,以為是這女人見了嬸子來京,由於眼紅,也是兀自打著算盤不想伺候父母撒謊來著的。
而後,趙五娘的每次來信都是這樣,這就更是激發了蔡二郎的不爽,於是賭氣乾脆就不再寫信回家,也不再託人帶錢回去。連帶父母也都不予理睬,反正在他看來,家族歷來都在朝廷為官,家中自是不會差錢的。
但蔡二郎他那裡知道家中父母年邁多病,兩個常年藥罐子即使家中是金庫銀庫也都經不起敗的。更何況現在家裡沒有收入來源,卻又那裡經得起這麼一番折騰。
再說家鄉又是連續災荒,物價更是成倍哄抬上漲,早些年一兩銀子還可以買好幾石谷糧,但到了後來卻是一百斤也都得求著人家才能買到了,更是在最後卻也買不過十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