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聯姻,雛鷹的榮耀,匂宮出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後明年年滿16歲的費迪南一世國王,將迎娶大他兩歲的泰奧德蘭德公主作為王后。

同時,他主動提出,讓新娘子泰奧德蘭德公主來到法國,然後到時候在楓丹白露宮當中舉行國王本人不出席的“代辦婚禮”,接著派人護送公主到布魯塞爾,舉辦比利時的王室大婚。

這種提議倒並不驚世駭俗,因為為了體現“國格”,各國王室之間的聯姻往往經常會在兩地都舉辦一次和婚禮。艾格隆的父母就是這樣完成他們的結婚流程的:當時的路易莎公主先在維也納舉辦一場婚禮,由她叔叔卡爾大公代替“拿破崙皇帝”的角色走完了流程,然後才啟程前往巴黎,生平第一次和丈夫拿破崙皇帝見面,然後再在法國舉辦一次婚禮。

所謂外交的“基礎”是國家的實力,外交的“表象”就是各種排序、座次等等繁文縟節,這些看似無用的禮節,其本質都是在以一種隱蔽的方式來炫耀國家實力,確定彼此的地位,所以必須堅持,甚至寸步不讓。

艾格隆爭的就是這個“主婚人”地位,以及博阿爾內家族從屬於法蘭西帝國皇室的地位。

雖然在當年歐仁親王和博阿爾內家族,是明確無誤的帝國貴族,但是隨著法蘭西帝國的崩塌,歐仁一家常年寄居在岳父巴伐利亞國王的領土內,他的孩子們多年來也是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因此情況就有些微妙起來,他們身上更多沾染了巴伐利亞的氣息,反而和法國本身聯絡不大。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線的軌跡,後來博阿爾內家族的成員們和歐洲各國王室聯姻(甚至包括沙皇),完全轉型變成了德意志王公貴族,但艾格隆的上臺改變了這一切。

他利用當年的親緣關係以及高官厚祿的誘惑,把博阿爾內家族又重新拉攏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他必須明確無誤地向外界宣示這一點。

如果泰奧德蘭德公主從巴伐利亞的家裡直接去比利時完婚,那豈不是成了巴伐利亞和比利時之間的聯姻?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而且有違艾格隆促成這樁聯姻的初衷。

所以,從外交禮節上來說,艾格隆堅持泰奧德蘭德公主必須先來法國,然後在楓丹白露舉行一場婚禮,再以“法蘭西皇室成員”的身份嫁到比利時去,和年輕的少年國王費迪南結婚,小夫妻共治比利時。

禮節問題就是實力和地位的體現,他不允許自己被人忽視、被人輕蔑。

對於艾格隆堅持的理由,英國人當然心知肚明,而且從禮儀上來說,他們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畢竟當年的羅馬王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再加上這種小事無傷大雅沒必要花費時間爭議,於是在短暫的商議之後,英國政府同意了艾格隆的要求。

得到了英國政府的同意之後,艾格隆再轉頭與巴伐利亞政府商議。

同樣,面對艾格隆“合情合理”的要求,巴伐利亞人也提不出什麼反對意見;再加上他之前把希臘王位給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奧托王子,對巴伐利亞多少也算是有恩,所以巴伐利亞政府倒也非常痛快,很快就予以同意。

對巴伐利亞來說,泰奧德蘭德公主同樣是自家公主的女兒,這也意味著她成為比利時公主之後對自家也有好處,那當然沒必要為一些小問題橫生枝節,還不如給予方便,儘快順利完事為好。

於是,在三方密切的外交信件往來,再加上外交官們掉了些許頭髮之後,所以的問題都已經辦理妥當了。

泰奧德蘭德公主將會盡快來到楓丹白露,以皇帝“侄女”的身份留居在此,然後在明年以法蘭西公主的身份,在楓丹白露舉辦盛大的代行婚禮,然後再風風光光地嫁去比利時成為王后。

而相應地,作為補償,巴伐利亞王室也可以派出一個自己的外交使團,全程以親戚的身份參與到兩場婚禮當中。

雖然這一切並沒有耗費多少磚塊、樑柱,但是這仍舊是一場浩大的工程,這是一個全新國家的誕生,這是一場雖然英法兩國沒有親身出面,但卻事關他們兩國的聯姻,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和博阿爾內家族,將以兩國君主的“代理王室”的身份,君臨這個嶄新的國家。

而現在,一切都已經順利展開,到了收尾階段了。

無論是艾格隆自己,還是塔列朗親王,還是大使本人,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愉悅感。

他們依仗強權,僅僅依靠“紙上作業”,就在幕後決定了幾百萬人接下來的命運,而這一切甚至都不需要向誰負責,或者向誰懺悔。

行使“權力”所帶來的快樂,就是如此讓人飄飄欲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