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政治期貨,雛鷹的榮耀,匂宮出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面前“對了一半”,那絕對是一種莫大的光榮了。

“那麼剩下的一半是什麼?”他小心翼翼地問。

“喬治四世國王活不長了,他已經病入膏肓,很明顯將在近期死去,而他的死,必將帶來英國政府的巨大變動。”塔列朗親王倒是也沒有賣關子,而是向亞歷山大解釋,“他死後,託利黨政府必將失去靠山而垮臺,所以我們要為政局的變動做好準備。”

喬治三世國王在1760-1820年間統治了英國60年,由於他傾向於託利黨,所以在他的默許下,英國政府處於超過了半個世紀的託利黨長期執政;在他死後,他的長子喬治四世國王登基。

喬治三世在晚年多次精神病發作無法處理國事,所以從1811年起當時還是王太子的喬治四世就已經擔任攝政王,實際統治英國的,所以喬治四世的政治格局也同樣被他繼承和延續了下來。

所以,雖然喬治四世國王和喬治-坎寧,以及威靈頓公爵等等託利黨寡頭關係都並不太融洽,但是他仍舊延續了長期的託利黨政府。

但是如果喬治四世國王去世,那麼情況就不太一樣了,由於二王子已經死了,所以繼承王位的將是三王子威廉,而這就必然會帶來政局的劇烈變動。

倒不是說威廉王子會完全調轉父親和兄長的統治政策,而是喬治四世時代進行了極為重大的改革,一反之前對天主教徒的壓制政策,轉而允許天主教徒擔任公職,並且解除其他政治權利限制或者政策歧視。

喬治四世國王以及現任首相威靈頓公爵都不是什麼自由主義者,他們推動天主教徒解放也是因為形勢所迫(事實上威靈頓公爵是曾經是堅定的反對者,他雖然出生在愛爾蘭,但是他是英國新教徒殖民地主的後代,而且對愛爾蘭的本地天主教徒十分厭惡,認為他們都是潛在的逆賊),但是看到來自各方面的政治壓力、尤其是自由主義者們越發強大的政治能量之後,他們權衡幾年後終究還是做出了讓步,著手進行了改革。

可想而知,從亨利八世開始,連續三個世紀壓迫天主教徒的英格蘭,在透過了《天主教解放法桉》之後,會引發多麼大的政治爭議。

託利黨內因此產生了長達數年的分裂和論戰,哪怕是贏得了滑鐵盧戰役、拯救了英國的威靈頓公爵也不免遭到了黨內的攻擊和質疑,長期執政的託利黨體制也隨之搖搖欲墜。

如果喬治四世國王繼續活著,那麼危機尚且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但是眼下,國王已經病入膏肓,隨時可能去世了。

一旦國王去世,新國王上臺,那麼威靈頓公爵在黨內外壓力的逼迫下,必將選擇掛冠而去,暫且遠離因為《天主教解放法桉》而引發的紛爭,接下來群龍無首的託利黨內閣也自然將會分崩離析。

“也就是說,您認為,在時隔半個多世紀之後,輝格黨將會上臺執政了對嗎?”聽完了塔列朗親王的解釋之後,瓦來夫斯基伯爵做出了結論。

“是的,從種種跡象表面,英國馬上就會發生巨大的政治變動,一個全新的內閣將會在幾個月內拔地而起。”塔列朗親王回答。

“那您認為我們應該從中做什麼?”瓦來夫斯基伯爵連忙問,“他們對法國的政策會有什麼劇烈變化嗎?”

在瓦來夫斯基伯爵看來,所謂託利黨和輝格黨都無非是貴族寡頭們的團體而已,他們之間的相同點遠遠多於不同點,他們一同享受著英國殖民擴張所帶來的利益,並且心安理得地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名義侵略和殺戮。

所以哪怕換個了黨派執政,肯定也是延續大於改變,總體的執政基調不會有什麼不同。

“不,你沒有弄明白事情的關鍵,年輕人。”塔列朗微微笑了起來,目光當中似乎有著只可意會的神秘感,“政治就像期貨,每一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價格的漲跌,而價格的漲跌就會帶來套利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去買對趨勢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以相同的成本獲得多幾倍的收益……”

瓦來夫斯基伯爵有些迷惑,他苦苦思索親王話中隱含的意思。

片刻當中,他靈光一閃,“您是要在未來可能的輝格黨內閣當中尋找一位潛在合作者!”

他大聲喊了出來。

“你確實是個聰明人。”塔列朗親王點了點頭。

接著,他因為說了這麼多話而神情疲憊,喝了幾口咖啡之後才重新振作起了精神。

“帕麥斯頓子爵,這個人你也許並不熟悉,但是他絕對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是個頂呱呱的投機取巧分子,是我最欣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