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排憂解難,雛鷹的榮耀,匂宮出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也無可厚非。
不過,眼下夫婦兩個人還沒有登基,他們居然直接越過了夫婦兩個人找上了塔列朗,這確實有些迫不及待了。
“您不必為此感到煩擾,您現在執掌國事,自然要把國家的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也沒有必要為了幾個身份特殊的人而破壞規矩。”特蕾莎沉默了片刻,然後平靜地向他回答,“他們雖然是我們的親戚,但他們也應該遵守法紀,我和我的丈夫絕對不會允許有人凌駕於規則之上。”
以塔列朗的才智,他當然立刻就聽得出來特蕾莎對艾格隆幾位堂兄弟的疏遠和淡漠,他也立刻就明白了這些親王實際上並沒有具備多大的影響力。
他原本還擔心親王們會侵蝕到他的權威,既然特蕾莎這樣表態,那就高枕無憂了。
“您說得對,公主殿下。”塔列朗心情愉快地假笑了起來,“我們確實不該壞了規矩,況且現在政府的職位相當緊缺,各方都要酬功和拉攏,實在也擠不出什麼要職去交給他們了……”
“不過,他們畢竟是我們的至親,而且這幾年當中,也為我的丈夫立下了功勞,如果完全擱置起來也是很不合適的。”特蕾莎突然話鋒一轉,“您有什麼辦法,能夠既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報酬,又不至於讓他們擾亂現在的政府秩序嗎?”
這就是要高官厚祿養起來的意思嗎?塔列朗親王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這當然也有很多辦法。
“最近國家剛剛從動亂當中走出來,各個機構都需要重新改組,所以倒是有很多官缺需要填補。”塔列朗略微思忖就立刻幫特蕾莎找到了辦法,“在之前的王朝政府當中,一直都有很多人在負責稽核教會資產,如果親王殿下們不介意的話,倒是可以接手這份工作……”
接著,他詳細地跟特蕾莎說明了情況。
在大革命期間,革命政府為了彌補軍需,選擇了跟教會決裂,拿教會的資產開刀,具體的辦法就是把教堂、修道院及其附屬的地產沒收,然後分割發賣;同時,政府還頒佈了法令,一旦有貴族逃亡出國,那麼他們留下的所有財產都要被強制沒收充公,而這些資產就成為了革命政府發行貨幣“指券”的保證金。
土地被革命政府切割成小塊出售,然後這些被廉價賤賣的資產,在復辟之後引發了無數的產權糾紛,因為教會和貴族們認為這種“沒收”是非法無效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復辟之後,王朝政府全面進行了產權稽查,並且把一大筆土地和資產歸還給了教會和流亡貴族。
某種意義上來說,查理十世國王強行透過的“十億法郎賠償法案”,也是因為這種糾紛而產生的,他想要以一筆“買斷費”來徹底終結有關於大革命時期地產所有權變動引發的糾紛,然而很遺憾他最終還是失敗了——在教會和失去土地的貴族們看來這筆錢太少,在國民眼裡,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享受到好處,這筆錢卻要全民負擔,等於變成了對舊統治階級的“贖身費”,同樣無法忍受。
最終,這個政策反而成為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催命符,而大革命時期的產權糾紛卻還依舊在持續著,變成了一個難以觸及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產權稽查才會變成一個極為重要的肥缺,只要稍加利用,金錢就可以滾滾而來。
比如說可以勒索土地的新主人,讓他們奉獻出大筆的賄賂,讓自己當年巧取豪奪的土地和資產“合法化”;比如說甚至可以中飽私囊,把稽查出來的“非法資產”神不知鬼不覺地抓到自己的腰包裡。
在塔列朗仔細解釋清楚之後,特蕾莎終於明白了其中的訣竅。
她雖然很不喜歡艾格隆那幾個野心勃勃的堂兄弟,但她倒是並不反對這些親王撈錢——只要手段看上去合法並且不要太引人注目就行了。
艾格隆當年逃出奧地利的時候,第一站是去瑞士投奔了自己的姑母奧棠絲王后,並且王后熱情接待了他,還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三十萬法郎贈給了他——這件事艾格隆後來也告訴了特蕾莎。
當初奧棠絲王后不可能知道艾格隆的事業能不能成功,她拿出這筆錢,名義上贊助,但恐怕早已經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了。
既然如此她還是慷慨解囊,這確實是一份恩情。
有恩情就要還,所以特蕾莎倒是願意看到艾格隆的堂兄弟們為自己攢下一大筆家業——也免得有人說他們夫婦忘恩負義。
“您確實十分善於為人排憂解難,親王殿下。”她略帶感激地看著塔列朗,“我認為您的主意非常好,合情合理,而且恰到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