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春明外史,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覺不妥,心想,“這種詩,哪裡可以送給人家

看?她今天不是說我作杏花詩嗎?我何不就把梅花韻,和八首杏花詩。”自己這一

想,詩思就不覺湧將起來,便把一隻手撐著椅子因,託著頭,想了一想,先有了大

意。揭開墨盒,鋪了一張乾淨紙,提筆就寫。楊杏園向來就喜歡和詩,加上今天很

愉快,不到兩個鐘頭,八首詩就做起來了。他靠在椅子背上,兩隻手捧著稿子,念

了一遍,覺得沒有什麼不妥,便重新找了一張紙謄了,另外寫了一張八行,摺疊在

一處,用一個信封套了,寫了地點寄給李冬青。

次晨信到李冬青家裡的時候,她梳完了頭,收拾乾淨了書桌,捧著一杯茶,坐

在那裡休息。桌上綠瓦盆子裡,栽著的一盆素心蘭,開了兩剪,十分的香。白磁瓶

子裡,插了一束半開的紅白杏花,是老媽子清早從菜市帶回來的。她呷著茶看花,

不覺出了神。忽然老媽子送上一封信來,卻注著楊緘兩個字。她低著眼皮想了一想,

就猜是楊杏園送來的。將信拆開,先看那信:

冬青女士文鑑:走羈旅下士,落落不能與人合,習與性成,萍蹤所適,轉不嫌

其孤獨。日者偶然興至,涉足芳園。披風臨水,落英滿襟,地僻人稀,彌增感觸。

悵們之際,得領清芬,神志為快,殆古人所謂得其人於高山流水之間者乎?蒙一再

索詩,殊慚無足陳者,然而文字之交,正在攻錯,則又不容其有所藏拙。掩袂歸來,

百感交集。挑燈撿張船山梅花詩,步韻杏花八律,狀物自知不工,寫我之所感而已。

惟大雅正之。

李冬青看見,默默的想了一會,不覺嘆了一聲道:“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淬。”

信處另有一張紙,便是詩。那詩道:

看杏花步清人張船山八首梅花詩原韻呈正李冬青君。

一笑春風燦彩霞,相逢有酒不妨賒,

斷橋流水愁相向,野竹垂楊各自斜。

細雨簾前寒客夢,晚妝樓上感年華。

無言一樣憐飄泊,底事呼為得意花?

欲紅仍白可憐生!秀骨奶奶夢也清。

春色半牆如有意,夕陽一樹最多情。

飄零無奈到寒食,及第應慚是小名。

村外爭傳訊息好,提壺正唱勸杯聲。

春深也應恨來遲,此恨遲遲蛺蝶知。

李冬青看到這裡,不覺臉上一紅。心想起是起得好,押遲字知字韻,也不牽強,

只是太露些,又望下看:

古道停鞭驚邂逅,小樓聽雨最相思。

李冬青明知道這是很熟的兩個杏花典,拿來活用了。但是玩味詩中的語氣,很

像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用手扶著腮,想了一想。又轉一個念頭想道:“本來呢,

杏花詩押思字不容易下筆,要我做,也怕只有這句可用了。”又念道:

卜居願種三千樹,勸醉終須一兩枝。

略染胭脂原不俗,淡裝濃抹總相宜。

李冬青想道:“三首詩,以這首的韻不好和,也就算這首和的好。”想到這裡,

又從“春深也應恨來遲”起,唸了幾遍。她把“古道停鞭驚邂逅,小樓聽雨最相思”

十四個字,細細推敲了一番,又往下念:

花前流水繞孤村,野店人來倒酒樽。

佛亦多情留古剎,春原無礙到柴門。

三分憨態溶愁緒,一半嬌羞褪粉痕。

栽向日邊終太豔,詎應雨露有私恩?

江南猶憶舊因緣,明日清明又幾年。

脂粉清勻如好女,雲霞簇擁想靈仙。

晚風庭院花初落,夕照欄杆蝶可憐,

終讓詩人能愛爾,曲江一宴到今傳。

側帽尋來倦客蹤,牧童遙指幾重重。

江南紅雨三春老,樓上青旗一笑逢。

託運劇憐鄰瘦竹,移栽好是對春松。

李冬青唸到這裡,又不覺臉上一陣發熱。心想這幾首詩,楊杏園他本是學張船

山,引杏花切他的名字自比又帶比人。以前幾首,恍惚迷離,看不出究竟來,這首

押松字韻,不是有些意思嗎?船山的詩我不很記得,原詩裡,好像沒有這個松字。

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