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部分,春明外史,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趣。”楊杏園又想道:“聽這人說話,卻是文人的吐屬,怪不得跑到這個地方來

遊覽名勝。”便也慢慢的踱過禪房。剛一轉彎就聽見有人喊道:“楊先生!”楊杏

園抬頭一看,原來是何劍塵的夫人。另外還有兩位,一位是老太太,一位是個二十

歲附近的女學生。他只一看,立時想起正月初一在何劍塵大門口遇見的那位姑娘,

不用提,這便是李冬青女士了。便答應道:“嫂子今天怎麼也到這裡來了?這可碰

得巧。劍塵呢?”何太太道:“他沒來,我是陪著這位太太來的。”說著便給楊杏

園介紹道:“這是李老太太,這是李冬青先生。”回頭她又對李冬青道:“這就是

劍塵常說的詩家楊杏園。”李冬青淡淡的含著笑容,和楊杏園微微一鞠躬。楊杏園

也含著笑點頭,卻對何太太道:“嫂子讀了幾個月書,進步得多了,居然知道詩家

兩個字。其實這兩個字尊貴得很,不是可以亂稱呼人的。劍塵前次曾告訴我,李女

士是個文學家,要在李女士面前,稱起詩家來,那不是班門弄斧嗎?”李冬青含笑

低低的說了一聲:“不必客氣。”何太太道:“楊先生剛來嗎?我們要先走了。”

楊杏園道:“請便。”何太太和李冬青便隨著李老太太走了。李老太太道:“這廟

裡有佛爺,怎麼來了就走?往常在家裡,還要到廟裡去進香呢,今天走到佛爺家裡

來了,反不磕頭去嗎?這是最要不得的事。”何太太也是信佛的人,聽見李老太太

這樣說,便主張到佛殿上去進香。李冬青雖然不願意,可是不肯違揹她母親的意思,

只得和她們一路走進佛殿去。

這時,楊杏園從走廊繞了轉來,覺得有點疲倦,便坐在一間小客廳裡。廟裡的

夥計,奉了和尚的命令,早笑嘻嘻泡了一壺茶,捧著四碟乾點心上來,楊杏園自然

未便拒絕,只得坐下喝茶。一會兒,只見何太太三人,從佛殿上過來,連忙又站起

來招呼。那夥計看見是熟人,以為是一處的,就往客廳裡讓。楊杏園於此,不得不

說句人情話,便對何太太道:“嫂子也不進來坐坐,歇一會再走。”何太太就轉對

老太太道:“老伯母,你老人家也走得累了,歇會兒罷。”李老太太道:“也好。”

這客廳裡,一列原擺著兩張桌子,楊杏園坐在南邊,她們三人進來了,便坐在北邊。

楊杏園見她們坐定,便叫夥計重新泡茶端點心來。楊杏園問何太太道:“嫂子不是

早要走嗎?怎麼還在這裡?”何太太指著李老太太道:“老伯母說,見了佛爺不磕

頭,那是有罪過的,因此上我們到佛殿上去,拜了一拜佛爺。”李冬青聽見何太太

說拜佛爺的話,眼睛望著她,抽出手絹來,捂著嘴微微一笑。李老太太卻對李冬青

道:“你這孩子,總是這樣,在佛爺面前,總要恭敬些,剛才叫你磕頭,你就老早

躲開。”李冬青見母親說她,依舊笑了一笑,卻不辯駁。楊杏園見她們在那裡說話,

不便插嘴,卻只得默默的在一邊坐著。倒是李老太太先開口和楊杏園說話,說道:

“這北京的廟宇,都沒有南邊的高大,楊先生說是也不是?”楊杏園見李太太和他

說話,便恭恭敬敬的答應,說道:“是的。聽說從前北京有皇帝,造屋都是有限制

的,不許往高做。所以一些廟宇,都一樣的低矮。”李老太太道:“聽楊先生說話,

好像是安徽人。”楊杏園道:“是的。你老人家何以知道?”李老太太道:“我在

安徽省住過多年,安徽話,我還說得來幾句,所以你先生說話,我一聽就知道。”

楊杏園道:“你老人家到北京來多少年了?”李老太太道:“前後有六七年了。”

楊杏園道:“公館現住在哪裡?”李老太太笑道:“公館兩個字,那就說得可笑了。

我就是領著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過活。現在裱褙衚衕,分人家一個小院子住

了。”楊杏園道:“今天也沒有帶少爺出來玩。”李老太太道:“上學去了。他年

紀究竟小些,太淘氣,我也不很願意帶他出來。”何太太在旁插嘴道:“別個老人

家總是喜歡男的,喜歡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