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部分,清史稿,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餘萬兩,鹹由商力措備。其時香港英人並欲引線達廣州,亦賴華合公司預設線至九龍,其謀始戢。方華合公司設線九龍也,華民抗拒,英商撓阻,其勢洶洶。公司商人何獻墀等排眾難而為之,不為所屈,卒底於成。中日戰事棘,引襄陽線千餘裡直達西安,俾京、滬軍報不至梗阻。而張家口至恰克圖一線,以俄使援約相促,亦由商局集金六十餘萬兩,接線二千七百餘裡,經營至二三年之久,工鉅費繁,為全國最。此外造成之線,不能裡數,其所裨殆非淺鮮矣。
二十五年,大學士徐桐言電報局獲利不貲,並無裨益公家之實。廷臣亦有以招商、電報各局假公濟私為言者。俱下協辦大學士剛毅查復。剛毅時以事銜命赴蘇,尋疏陳:“電局自恰線成後,所虧至鉅,俟有贏餘,歲輸南北洋學款十二萬四千兩。”報可。明年,廷臣復言電局利權太重,宜遴員接辦。詔飭宣懷按年冊報收支款目,官電應免收費。宣懷上疏,略言:“電局本系集華商合眾之力,以與洋商爭衡,旁觀每驚為大利所叢,其實析分千百股商,仍皆寸寸銖銖之微利。近年電線開拓日廣,則局用及修線養線之費亦日增。上年因中俄條約,接造恰克圖之線用費六十餘萬兩,未請官款,悉系電商集貲辦成。沙漠荒僻之區,絕少報費,而常年用數尤鉅。至本年應辦之工,因辦理鐵路,盧溝橋至保定線已造成,又須造保定至漢口幹線。因辦理海防,乃須造寧波至溫州之線。總理衙門因洋人之請,則須造山東泰安、沂州之線。此外各路加線要工,絡繹不絕,官款並無可籌,皆借股商之力,以赴公家之急。總局收支各賬,均系按年刊佈。各局詳細坐簿,亦任股商隨時查閱。一出一入,眾見眾聞,非如官中所辦報銷,出於一二人之手者可比。原奏所疑各節,似屬不知此中原委。至官報之費,前定章程,擬一半報效,一半給貲,期於官商兼顧,持久不廢,仍宜照舊辦理,以維大局。”報聞。
宣懷時綜司輪、電兩局,疊被指摘。二十八年,言於直督袁世凱:“電報宜歸官有。輪船純系商業,可易督辦,不可歸官。”世凱謀諸執政者,以為然,聞於上。尋命世凱督辦電局,候補侍郎吳和喜副之。明詔發還商股,不遽予行。眾商洶懼,爭欲持券售之外人。宣懷力遏之,乃已。尋詔原有商股一仍其舊,蓋其時僅易一商股官辦之局而已。
三十四年,郵傳設部已二年,將以全國電局為實行部轄之計。郵傳部尚書陳璧疏言:“電報為交通全國機關。各國電報之權皆操諸國家。中國電報,創始原歸商辦。而光緒初年,商股微薄,仍賴官力以為補助,非完全商辦也。歷年獲利,約計五六百萬。果使全國交通推行無阻,則富商即可富國,亦何必別議更張?乃觀商線所至之處,皆屬市鎮都會,而邊遠省分,如雲、貴、廣西、甘肅、新疆,商人以無利可圖,均推歸官辦。雖商力實有未逮,而顧私利、忘遠略,實悖朝廷立部之初心。衡以中國近狀,自非改為官辦,無以定區畫之方,即末由收擴充之效。東西各國,電線如織,策應靈通,故伏莽方生,旋就撲滅。中國電報,無論要荒,即腹地稍僻者,亦多缺而未舉。一旦有事,道途修阻,聲息不通,實于軍務有礙。況當百度維新,外交內政關係非輕,稍滯交通,輒形扞格。近來科布多、川、藏、蒙古、閩、浙、江西、蘇、松紛紛請設電線。本年四月,奉旨迅設貴陽至義興電線。又陸軍部以秋間江、鄂各軍在安徽會操,請設安慶至太湖電線。外務部請設川、藏通印度電線,以為收贖英人江孜線路張本。湖北官電局以賠累不堪,請改歸部辦。紛來沓至,均為不可稍緩之圖。核計各省請設各線,不下萬有餘裡,工程當在一百餘萬以上。且此萬餘裡,半皆荒村僻壤,報務不多,增一線即賠一線之本,修一里即虧一里之費。前此添設雲、貴一二邊省電線,各股商尚慮虧損。今統籌荒瘠之區,更難著手。至利則歸己,損則歸公,恐亦無此情理。此展線之宜歸官辦者也。各省線路,待修者眾,朽敗難支,而陝、豫、閩三省尤甚。設遇軍興倉猝,何堪設想。現在遴員調查,通盤籌畫,尚有應移近鐵路者,有關係交涉亟須先佔者,有文報日多應行添線者。次第修舉,工費浩繁,需銀約五六十萬兩。此項巨費,即盡括商股餘利息項,亦難支抵。此大修之宜歸官辦者也。中國報費昂貴,甲於全球。遠省一二字之費,幾與各國二十字相等。近據寧夏副都統志銳,請核減報費以利交通。又據赴葡部員周萬鵬稱,葡國公會亦以中國報費太昂為詞。自當酌減,使價目與各國略同,為入萬國電政會之預備。惟核減電費,以歲入三百餘萬元計算,若減一二成,即在五六十萬以上。若遞減至四五成,或減至與東西洋相等,為數尤多。此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