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部分,清史稿,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明白曉諭,昭示天下,幹路均歸國有,定為政策。所有宣統三年以前,各省分設公司、集股商辦之幹路,延誤已久,應即由國家收回,趕緊興築。除枝路仍準商民量力酌行外,其從前批准幹路各案,一律取消。至應如何收回之詳細辦法,著度支部、郵傳部悉心籌畫,迅速請旨辦理。”

度支部奏:“粵、川、湘、鄂四省所抽所招之公司股票,盡數收回,由度支、郵傳兩部特出國家鐵路股票,常年六釐給息。嗣後如有餘利,按股分給。倘原抽本,五年後亦可分十五年抽本。其不原換國家鐵路股票者,均準分別辦理,以昭平允。粵路全系商股,因路工停頓,糜費太甚,票價不及五成。現每股從優發給六成,其虧耗之四成,發給國家無利股票。路成獲利之日,準在本路餘利項下,分十年攤給。湘路商本,照本發還。其米捐、租股等款,準發給國家保利股本。鄂路商股,並準一律照本發還。其因路動用賑糶捐款,準照湖南米捐辦理。川路宜昌實用工料之款四百數十萬兩,準給國家保利股票。其現存七百餘萬兩,原否入股,或歸本省興辦實業,仍聽其便。”從之。詔停川、湘兩省租股。起端方以侍郎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其粵漢、川漢,英、德、法三國借款,亦即簽訂。

方幹路收歸國有之詔既頒,湘、粵人士群起譁譟,力謀抗拒,顧未久即定。護川督王人文代陳川諮議局請緩接收川路,詔旨斥之。川人羅綸等言:“部臣對待川民,均以威力從事,毫不持平。”人文復據以上聞,仍嚴斥之。未幾,以趙爾豐署四川總督。川人因路事持久不決,始以罷市、罷課,抗糧、抗捐,釋出自保商榷書;繼則集眾圍攻督署,再攻省垣。遂命端方率軍入川。又以川事日棘,命前粵督岑春煊赴川辦理剿撫。春煊既受命,請以現金償川省路股,桂撫沈秉堃亦以為言,部議借英金三百萬鎊,不能決也。春煊至鄂,會成都圍解,稱疾不往。

御史陳善同上章,請罷斥郵傳大臣盛宣懷,以弭鉅變。疏言:“竊維國以民為本,自古未有得民心而國不興者,即未有失民心而不危者。傳曰:‘眾怒難犯。’書曰:‘民可近,不可下。’此中訊息至微。此次以鐵路幹線歸國有,政策本極相宜。比者屢詔蠲除各項雜捐,所以恤民者,固已仁至義盡。而湘、粵等省人心惶駭,擾擾不靖,川患且日以加劇者,則以郵傳大臣盛宣懷於此事之辦理實有未善也。各路商辦之局,其始皆歷奉先皇帝諭旨,根據大清商律。如欲改歸官辦,自應統籌全域性,劃定年限,分期分段,量力遞收,於國於民,方為兩利。今盛宣懷事前毫無預備,徒仰仗借款,突然將批准各案奏請一律取消。各路以十餘年之經營,千數百萬之籌集,一旦盡取諸其懷而奪之。而所訂借款合同,利率之高,虛折之多,抵押之鉅,債權之重,又著著失敗,予人口實。各省人民,痛念前勞,怵心後禍,宜其奔走駭告,岌岌若不終日也。查給事中石長信之請定幹路、枝路辦法,在四月初七日;郵傳部之覆奏,宣佈國有政策,在十一日;而借款合同之簽押,在二十二日。似政策之改定,實緣借款而發生也者。舉辦此等大事,乃平時漫無佈置,出以猝遽如此,反使朝廷減輕民累之恉晦沒不彰。而復不能審慎臨機,強令宜歸工程每月工項仍由川款開支,實與五月二十一日上諭‘川路仍存七百餘萬,原否入股,或辦實業,並聽其便’等語大相違背。必欲使我皇上體恤商民之恩,壅遏之不使下逮,陷朝廷以不信,示天下以可疑,群起抵抗,何怪其然。幸以國家三百年來深仁厚澤,淪浹人心,故雖眾怨交集於盛宣懷,終無敢有歸怨朝廷者。比聞川省風潮日烈,皆以盛宣懷喪權誤國,欲得而甘心。月餘以來,屢開全省股東大會,每次到者近萬人,誓與路為存亡,在場之人無不為之泣下。合十餘州縣地方,並相約不納錢糧,不上捐輸,學堂停課,商民罷市。各戶恭設先皇帝靈位,朝夕痛哭,人無樂生之心,士懷必死之志,愁慘蕭條,如經大劫,至可憐念。夫今日皇皇失所之窮民,皆國家{袁皿}々在疚之赤子,情形狼狽至此,我皇上聞之,必有惻然動念者。若不亟為拯救,萬一相持不解,稍延時日,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者並命於尋仇,弱者絕望於逃死,眾志一睽,全體瓦解,終非國家福也。現在湘、鄂爭路,餘波尚未大熄,而雨水為災,幾近十省,盜匪成群,流亡遍野。若川省小有風鶴之警,恐由滇、藏以至沿江、沿海,必有起而應之者,其為患又豈止於路不能收而已。頃者我皇上諭派鄂、粵、川、湘等省督撫,令於所轄境內鐵路事宜各得會同辦理。盛宣懷剛愎自用,不洽輿情,已可概見,應如何懲處,以儆將來。至川民爭議,久懸不斷,終慮釀成鉅變。應責成督辦、會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英美]如何追殺一隻吸血鬼

秋聲去

玄黃之始

青澀春天

[綜]主人有難

紅色風帆

征服你

榴蓮香菜

女子無德自風流

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