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部分,清史稿,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流瀦焉。復自泊東南流出,曰額赫河,南北合數水。庫克陀羅蓋河、達爾沁圖河、鄂依拉噶河、阿勒渾博勒爾河俱出卡倫外,東南流來會。又東逕札薩克圖汗部、賽音諾顏部境,又東南入土謝圖汗部界,北納努拉河、布科倭河,東南會色楞格河。有德勒格爾河,出唐努山東南,東流逾卡倫,東南流,西納伊克河,羅河、託爾和裡克河,出德勒格爾河源東,皆東南流,入札薩克圖汗部界。哈屯河自科布多北流入界。阿爾泰河亦自科布多西北流來會,又西北入俄界。蘇特泊在鄂爾噶漢山南。以上隸伊犁將軍節制。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青海
青海:禹貢西戎之域。袤延二千餘裡。至京師五千七十里。東及北界甘肅,西界西藏,南界四川。三代屬西羌。漢為張掖、武威、金城、隴西四郡之西塞外,蜀郡之北徼外,屬先零、燒當等諸羌地。王莽時,置西海郡。歷後漢、魏、晉,皆諸羌所居。東晉後,又為吐谷渾所據。隋平吐谷渾,置西海、河源等郡。隋末,吐谷渾復據之。唐龍朔三年,吐蕃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宋亦為吐蕃地。元為貴德州及吐蕃朵甘思等處,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為西番地。正德四年,始為蒙古部酋所據。清初,有元太祖弟哈布圖哈薩爾之裔,號顧實汗,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通貢。自分部眾為左右二境。左境東自西寧邊外棟科爾廟,西至嘉峪關邊外洮賚河,南自西寧邊外博羅充剋剋河北岸,北至涼州邊外西喇塔拉。右境東自棟科爾廟,西至噶斯池,南自松潘邊外漳臘嶺,北至博羅充剋剋河南岸。康熙三十七年,悉眾內附。雍正元年,臺吉札什巴圖爾子羅卜藏丹津誘眾犯邊,大軍討平之,越歲而定。三年一貢,分三班,九年一週。置互市於西寧日月山。開拓新邊,增設安西鎮於布隆吉爾,闢地千餘裡。三年,編其部落為四,旗二十九,後又增置土司四十。設西寧辦事大臣以統轄之。廣千餘裡,袤千餘裡。面積二百四十萬方里。人十五萬口。北極高三十一度四十五分至三十八度三十分。京師偏西十四度三十分至十七度。東:阿木尼末倫山。東南:阿木尼塞爾泰山。西南:阿木尼那凌通布山。西北:阿木尼巴延尊崔山、阿木尼洞舒山;阿木尼天沁察罕山,其峰甚峻,無雪而白,故名;阿木尼兀善通布山。西:阿木尼巴爾布安山,其峰高險,色黑,故名。西北二百餘裡,有阿木尼厄枯山,東北近甘、涼二州之邊,有阿木尼岡噶爾山,又名龍壽山。涼州邊外有阿木尼巴延哈拉山,又名大荒山。又阿木尼扣肯古爾板山,在黃河東岸哈爾吉山東,山有二峰獨高,積雪不消;其一為阿木尼麻禪母孫山,即大雪山也。番語稱祖為“阿木尼”。西海十三山,番俗皆分祭之,而以大雪山為最。凡環繞青海之濱者,亦有十三山,土人皆名烏爾圖,謂之“十三角”雲。又南曠野中,有漢陀羅海山、西索克圖山、西南索克圖山,地多瘴氣。西南:烏克陀羅海山,高峰壁立。黃河西岸、青海西南,有固爾班伊瑪圖山,三山相接,皆名伊瑪圖,繞獨羅池。有蘇羅巴顏喀喇山,在伊瑪圖山東北,石崖色黑,多冷瘴,故名。南:黃河北岸有巴爾陀羅海岡。近青海南岸有巴漢哈圖嶺。巴漢哈圖嶺東,伊克哈圖嶺;其西南,察察嶺。察察嶺東,納布楚爾嶺。南少西,蘇羅嶺,即蘇羅巴顏喀喇山之東支。黃河西岸、蘇羅嶺東,登諾爾臺嶺。拖孫池東南,忒伯呼圖嶺。有海努克嶺。東北,布呼圖嶺。西,烏蘇圖搜吉嶺。青海西南,殷德爾碧柳圖嶺,相近有好來嶺。青海西南二百餘裡,烏蘭布拉克嶺。西寧邊外,納拉薩拉嶺。其西,齊布秦爾嶺;相近有哈拉嶺,即拉喇山也。洮州衛邊外,有達爾濟嶺,即託禮嶺也。洮河發源西傾山之脊,嶺最高大,其上平坦,草木茂盛。東南有和爾河,源出納拉薩拉嶺,西北流,入青海。北少東,哈爾濟河,源出青海北岸哈爾濟山,東南流,入青海。北:伊克烏蘭和碩河,源出巴顏山,南流入青海。其西,巴漢烏蘭和碩河,南流入青海。東南:巴顏池,週四十餘裡。西南:多羅池,週一百五十餘裡。洮賚河亦作滔來、陶賴、討來,在肅州南,下流合張掖河,即古呼蠶水也。漢書地理志祿福縣,“呼蠶水出南羌中,東北至會水,入羌谷”。寰宇記:“呼蠶水一名潛水,俗謂之祿福河,西南自吐谷渾界流入。”一統志:“按今討來河發源州西南五百餘裡番界中,有三派,最西曰討來河,其西又有輝土巴爾呼河,北流,與討來河合。又東北百餘裡,南有巴哈、額濟納二河,分流而合,又北與討來河會為一,又東北流入邊。繞州南,至州東北,合西來之水,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