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部分,清史稿,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蕭何加為九章,歷代頗有增損分合。至唐永徽律出,始集其成。雖沿宋迄元、明而面目一變,然科條所布,於扶翼世教之意,未嘗不兢兢焉。君子上下數千年間,觀其教化之昏明,與夫刑罰之中不中,而盛衰治亂之故,綦可睹矣。

有清起自遼左,不三四十年混一區宇。聖祖沖年踐阼,與天下休養,六十餘稔,寬恤之詔,歲不絕書。高宗運際昌明,一代法制,多所裁定。仁宗以降,事多因循,未遑改作。綜其終始,列朝刑政,雖不盡清明,然如明代之廠衛、廷杖,專意戮辱士大夫,無有也。治獄者雖不盡仁恕,然如漢、唐之張湯、趙禹、周興、來俊臣輩,深文慘刻,無有也。德宗末葉,庚子拳匪之變,創鉅痛深,朝野上下,爭言變法,於是新律萌芽。迨宣統遜位,而中國數千年相傳之刑典俱廢。是故論有清一代之刑法,亦古今絕續之交也。爰備志之,俾後有考焉。

清太祖嗣服之初,始定國政,禁悖亂,戢盜賊,法制以立。太宗繼武,於天聰七年,遣國舅阿什達爾漢等往外籓蒙古諸國宣佈欽定法令,時所謂“盛京定例”是也。嗣復陸續著有治罪條文,然皆因時立制,不盡垂諸久遠。

世祖順治元年,攝政睿親王入關定亂,六月,即令問刑衙門準依明律治罪。八月,刑科給事中孫襄陳刑法四事,一曰定刑書:“刑之有律,猶物之有規矩準繩也。今法司所遵及故明律令,科條繁簡,情法輕重,當稽往憲,合時宜,斟酌損益,刊定成書,佈告中外,俾知畫一遵守,庶奸慝不形,風俗移易。”疏上,攝政王諭令法司會同廷臣詳繹明律,參酌時宜,集議允當,以便裁定成書,頒行天下。十月,世祖入京,即皇帝位。刑部左侍郎黨崇雅奏,在外官吏,乘茲新制未定,不無憑臆舞文之弊。並乞暫用明律,候國制畫一,永垂令甲。得旨:“在外仍照明律行,如有恣意輕重等弊,指參重處。”二年,命修律官參稽滿、漢條例,分輕重等差,從刑科都給事中李士焜請也。

三年五月,大清律成,世祖御製序文曰:“朕惟太祖、太宗創業東方,民淳法簡,大辟之外,惟有鞭笞。朕仰荷天休,撫臨中夏,人民既眾,情偽多端。每遇奏讞,輕重出入,頗煩擬議。律例未定,有司無所稟承。爰敕法司官廣集廷議,詳譯明律,參以國制,增損劑量,期於平允。書成奏進,朕再三覆閱,仍命內院諸臣校訂妥確,乃允刊佈,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爾內外有司官吏,敬此成憲,勿得任意低昂,務使百官萬民,畏名義而重犯法,冀幾刑措之風,以昭我祖宗好生之德。子孫臣民,其世世守之。”十三年,復頒滿文大清律。

康熙九年,聖祖命大學士管理刑部尚書事對喀納等將律文復行校正。十八年,特諭刑部定律之外,所有條例,應去應存,著九卿、詹事、科道會同詳加酌定,確議具奏。嗣經九卿等遵旨會同更改條例,別自為書,名為現行則例。二十八年,臺臣盛符升以律例須歸一貫,乞重加考定,以垂法守。特交九卿議,准將現行則例附入大清律條。隨命大學士圖納、張玉書等為總裁。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義賅,易致舛訛,於每篇正文後增用總注,疏解律義。次第酌定名例四十六條,三十四年,先行繕呈。三十六年,發回刑部,命將奏聞後更改之處補入。至四十六年六月,輯進四十二本,留覽未發。

雍正元年,巡視東城御史湯之旭奏:“律例最關緊要,今六部見行則例,或有從重改輕,從輕擬重,有先行而今停,事同而法異者,未經畫一。乞簡諳練律例大臣,專掌律例館總裁,將康熙六十一年以前之例並大清會典,逐條互訂,庶免參差。”世宗允之,命大學士硃軾等為總裁,諭令於應增應減之處,再行詳加分晰,作速修完。三年書成,五年頒佈。蓋明律以名例居首,其次則分隸於六部,合計三十門,都凡四百六十條。順治初,釐定律書,將公式門之信牌移入職制,漏洩軍情移入軍政,於公式門刪漏用鈔印,於倉庫門刪鈔法,於詐偽門刪偽造寶鈔。後又於名例增入邊遠充軍一條。雍正三年之律,其刪除者:名例律之吏卒犯死罪、殺害軍人、在京犯罪軍民共三條,職制門選用軍職、官吏給由二條,婚姻門之蒙古、色目人婚姻一條,宮衛門之懸帶關防牌面一條。其併入者:名例之邊遠充軍並於充軍地方,公式門之譭棄制書印信並二條為一,課程門之鹽法並十二條為一,宮衛門之衝突儀仗並三條為一,郵驛門之遞送公文並三條為一。其改易者:名例之軍官軍人免發遣更為犯罪免發遣,軍官有犯更為軍籍有犯;儀制門之收藏禁書及私習天文生節為收藏禁書。其增入者:名例之天文生有犯充軍地方二條。總計名例律四十六條。吏律:曰職制十四條,曰公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