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部分,史記(譯註版),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鳴澤,從西河歸。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①,號曰南嶽。浮江②,自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並海上。四月中,至奉高修封焉。
①登:登山。禮:祭祀。 ②浮江:指在長江上乘船。浮,乘船走水路。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址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奉堂高旁,未曉其制度①。濟南人公�帶上黃帝時明堂圖②。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複道③,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倉,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及五年修封,則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④,令高皇帝祠坐對之⑤。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⑥。天子從崑崙道人,始拜明堂如郊禮。禮畢,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秘祠其顛。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黃帝並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舉火,下悉應之。
①制:形制,樣式。度:尺度。②公�(sù,肅)帶:人名。公�是複姓。《通志·氏族略四》:“玉氏,黃帝時公�帶造合宮明堂。見《屍子》。後為玉氏。”此處公�帶或許是傳說中公�帶的後代。③圜:圍繞。複道:即天橋,樓閣間架空的通道。 ④上坐:尊貴的位置。坐,同“座”。⑤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