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十日談,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的故事,學者的故事,商人的故事)取材於《十

日談》。法國瑪格利特·德·那伐爾的《七日談》(1559)更是在格局上完全模仿《十日

談》的一部故事集。英國莎士比亞寫於十六世紀早期的兩個喜劇《辛白林》、《善始善

終》,那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來自《十日談》。法國莫里哀根據《十日談》的第七天故事第

四寫成喜劇《喬抬·唐丹》(即《受氣丈夫》1668)。德國啟蒙時期的萊辛,把《十日談》中

的“三個戒指”的故事接過來,寫成詩劇《智者納旦》(1779),反對宗教歧視和民族仇恨,

宣揚信仰自由。此外,象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維加所寫的兩個喜劇。法國的寓言詩

人拉封丹所寫的《故事詩》,以及英國的詩人錫德尼,德萊頓,濟慈,丁尼生,美國的詩人

朗費羅等都曾經從《十日談》裡取得了他們的作品的題材。

當然,歷史上的反動派對於這部鉅著卻是十分憎恨。1497年,在天主教會發動的一次

宗教狂熱中,不少珍貴的《十日談》版本,和其他文學藝術作品,都作為“誨淫誨盜”的東

西,被扔在佛羅倫薩的廣場上,付之一炬(《十日談》的最早版本流傳下來的因之非常稀

少)。1573年,佛羅倫薩出版了一種教皇欽定的《十日談》刪節本(Giunti版),把裡面

幹壞事的僧侶全都改為俗人。1582年法國出版了薩維亞蒂(SalViati)譯本,對於原著也

是這樣煞費苦心地作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工作。“院長的苦修”(第一天故事第四)中的小修

士和他的院長變成了小夥子和他的尊長,本來是修道院,變成了一座伺奉邪神的廟字。發生

在女修道院中的“啞巴的故事”(第三天故事第一)給搬到了妻妾聚居的東方後宮。“小修

女的故事”(第九天故事第二)的地點也同樣地搬動了。“天使出醜”(第四天故事第二)

中出醜的並不是神父,而是一在俗的人。如此等等,都說明了歷史上的反動派及思想保守的

人對於這部鉅著的害怕。

卜伽丘原來安葬於他的故鄉切塔爾多的教堂的墳地裡,可是後來他的墳墓竟披天主教會

挖掘掉,墓碑也被扔掉,他們並沒有因為卜伽丘晚年的懺悔,屈服於宗教勢力而寬恕了他

1818年,英國詩人拜倫遊歷義大利,憑弔古蹟時,憤怒地提到:

甚至他的墳墓也橫遭挖掘;

聽憑瘋狗般的狂人的凌辱,

他竟不能和普通死者為伍。

不用說,在林彪、“四人幫”實行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的那十年裡,《十日談》也成了

專政物件,翻譯這部鉅著成為一大罪狀。現在,社會主義的春天來到了,思想開始解放,禁

區正在打破——只有在大好形勢的今天,我們才有可能以無產階級繼承前人所創造的一切文

化成果的氣度,對於《十日談》這部古典名著進行探討,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給予一個科

學的總結。方平

1980.8.18

上一頁

第一日

作者:卜伽丘

故事第一 恰潑萊託在臨終時編造了一篇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