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黃帝內經靈樞集註,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曰參伍。
卷八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
屬性:黃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
音聲者。五音之聲。嘹亮而有高下者也。語言者。分別清濁字面。發言而有語句也。在肺主聲。
心主言。肝主語。然由足少陰腎氣之所發。又曰五者音也。音主長夏。是音聲之道。本於五髒之氣全備。而後能音聲響亮。語
句清明。故善治者。審其有音聲而語言不清者。當責之心肝。能語言而無音聲者。當責之脾肺。不能語言而無音聲者。此腎氣之逆也。夫憂則傷肺。肺傷則無聲矣。恚怒傷肝。肝傷則語言不清矣。
徐振公曰。土數五而主宮音。宮乃君主之音。五音之主也。仇汝霖曰。此篇亦承前數章而言。蓋憂恐忿怒。傷五臟之形。則病五臟而成積。如傷五臟之氣。則無音聲矣。倪仲玉曰。憂恐忿怒傷氣。氣傷髒。乃病髒。是因氣而病五臟之形。或傷五臟之氣。
少師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
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洩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
其出氣易。其厭大而濃。則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寒熱客於厭。則厭不能發。
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厭上聲)
胃之上脘為咽喉。主進水谷。在喉嚨之後。肺之上管為喉嚨。主氣之呼吸出入。在咽喉之前。會厭者。在喉嚨之上。乃喉咽交會之處。凡人飲食。則會厭掩其喉嚨。而後可入於咽。此喉嚨之上管。故為音聲之戶。謂聲氣之從此而外出也。脾開竅於口唇。口開闔而後語句清明。故為音聲之扇。心開竅於舌。足少陰之脈。上挾舌本。舌動而後能發言。故為音聲之機。懸雍者。喉間之上 。有如懸雍之下垂者。聲從此而出。故為音聲之關。肝脈循喉嚨。入頏顙。頏顙者。 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從此相通。故為分氣之所洩。謂氣之從此而分出於口鼻者也。橫骨者。在舌本內。心藏神而開竅於舌。骨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故為神氣之所使。主發舌者也。蓋言橫骨若弩。舌之發機。神氣之所使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因頏顙不開。分氣失也。
蓋以申明頏顙乃 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之從此而相通者也。會厭者。為開為闔。主聲氣之出入。
是以薄小則發聲疾。濃大則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重言者。口吃而期期也。寒氣者。足少陰寒水之氣也。蓋少陰之脈。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其正氣上行。而後音聲乃發。如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謂不能開也。發不能下。謂不能闔也。是以至其開闔不致。而無音聲矣。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兩瀉其血脈。濁氣乃闢。會厭之脈。上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足少陰主先天之生氣。留於膻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者。後天水谷所生之宗氣也。是以撥出心與肺。吸入下通於肝腎。呼吸定息。上下之相通也。故寒氣客之。則正氣不通。而會厭失其開闔之機矣。濁氣者。寒水之濁氣。闢、除也。兩瀉其血脈者。謂脈道有兩歧。一通氣於舌本。一通精液於廉泉玉英。蓋足少陰主藏先天之精氣。而上通於空竅者也。
卷八
寒熱第七十
屬性: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瘰 。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痿寒熱之毒瓦斯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此承上章之義。而論足少陰之水火焉。寒熱者。先天水火之氣。水火者。精氣也。以上數章。論後天所成之身
形。及水谷所生之血氣。有盛有虛。為癰為積。上章論少陰所生之氣。上出於會厭而發於音聲。所藏之精。上通於任脈以濡空竅。然有正氣。則有邪淫。如寒熱之毒瓦斯。下藏於髒。上通於頸腋之間。留於脈而不去。則為瘰 者。此腎藏先天之水毒也。天開於子。天一生水。其毒在外。故名曰鼠。夫頸腋之脈。少陽之脈也。少陽乃初陽之氣。生於先天之水中。少陽與腎臟經氣相通。故本經曰少陽屬腎。
愚按、本經凡論刺論疾。其中暗合天地陰陽之道。及血氣之生始出入。蓋欲使學人知邪病之所由生。
則知正氣之所出入。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