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兩岸驚濤中的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有把握?”
“報告總統,由於計劃周詳,準備充分,經過恃殊訓練的遊 擊隊分批登陸後,絕無可能被發現。而後深入山區,民眾定會望 風來歸,迅速建立起遊擊基地。而國軍到達之時,無論什麼地 方,都會受到隆重歡迎。他們盼了這麼多年,等的就是這一天。”
蔣介石喜歡這個部下描繪的前景,但也不無顧慮:“大陸民 眾盼的是國軍開到,可是現在去的只是零星的游擊隊,不是正規 軍;他們會失望吧?”
“不會。”受到鼓勵的“游擊隊長”信口開河:“我們在金馬 前線放出去的心戰氣球,下面掛了不少總統的照片,好多大陸居 民接到後就拿回家珍藏,還有的在夜裡拿出來掛……”
蔣介石終於被這伶牙俐齒的“大特務”說活了,吩咐道:“我限你90天之內,給我擬一個遊擊登陸方案,登陸地點不少於 20處,都要有詳細說明,風向潮汐,沿海情況都要一一考慮; 不得馬虎潦草。其他如糧食供應,空投地點等,都要詳盡說明。這個方案我要拿給美國人看的。”
●2。毛澤東考慮釋放戰犯
多事之秋的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和蔣介石 的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當蔣介石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特務準備 派往大陸時,而毛澤東卻在考慮釋放關押的國民黨高階戰犯。
解放之初,昆明、撫順、北京等地,關押了大批國民黨戰 犯。1950年春天,周恩來召集公安部長羅瑞卿和司法部長史良前來中南海,說有要事相商。等他倆坐定,周恩來告訴他們,今 年2月間,他隨毛澤東主席訪蘇期間,與蘇聯訂立了《中蘇友好 互助同盟條約》,那條文早已公佈了。在會談中間,中蘇雙方還 商定,被蘇方俘獲的日本戰犯、偽滿戰犯,繼續押在蘇聯巳經不 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既已成立,理應把這些傢伙交給中國作 為主權國去按照自己的法律進行處理。毛主席考慮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