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方。
(6)陽鳥:候鳥。攸(y#u優):通“所”。
(7)蘋:遞修本作“草”,可從。
(8)靡(m0迷):這裡是松碎的意思。易:整治。這裡是扒平的意思。
(9)海陵:古縣名。在今江蘇省泰州市。麋(m0迷):獸名。即麋鹿,鹿的一種。古代人們認為它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故稱它為“四不象”。麋田:據說麋有成群掘食草根的習慣,土被掘松之後,當地人就在上面種穀物,所以被稱為麋田。
【譯文】
舜和禹的德操不會超過堯。堯葬在冀州,有人說葬在嵩山。冀州的鳥和獸都不為堯耕種,而鳥和獸唯獨為舜與禹耕種,為什麼天恩這樣不公平呢?有人說:“因為舜和禹治水,不能安穩地住下來,所以舜死在蒼梧,禹死在會稽。因為勤苦有功,所以天報答他們;由於他們遠離中原,所以天憐惜他們。”天報答舜和禹,讓象為舜耕地,鳥為禹種田,這對舜和禹有什麼好處呢?天要是想報答舜和禹,就應該使蒼梧和會稽的人們經常祭祀他們。讓鳥獸為他們種田耕地,不會使人們去祭祀他們。祭祀供奉的貢品可以放在舜與禹的墳上,而種田只能給當地百姓人家有好處,天要報答佑助聖人,怎麼這樣苯拙,對舜和禹沒有絲毫好處呢!由此說來,象耕地鳥種田,天以此來報答舜和禹,並不是事實。事情的真實情況是,蒼梧是多象的地方,會稽是眾鳥棲息的地方。《尚書·禹貢》上說:“彭蠡積滿了水,就成了候鳥棲息的地方。”這是天地間的自然現象,也是鳥獸行動的規律。象自然踩地,鳥自然吃草,土被象踩翻,草被鳥吃盡,就好像田上被耕過的樣子。土壤松碎了,泥塊扒平了,人們隨之來栽種,社會上一般人就說它是舜田、禹田。海陵麋鹿掘松的田土,好像被耕過一樣,又何曾有帝王葬在海陵呢?
【原文】
16·12傳書言:吳王夫差殺伍子胥,煮之於鑊(1),乃以鴟夷橐投之於江(2)。子胥恚恨(3),驅水為濤(4),以溺殺人(5)。今時會稽、丹徒大江(6),錢唐浙江(7),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夫言吳王殺子胥,投之於江,實也;言其恨恚驅水為濤者,虛也。
【註釋】
(1)鑊(hu^或):古時稱無足的鼎。按現在的說法稱大鍋。
(2)鴟(ch9吃)夷:皮革做成的口袋,可以盛酒,也可以裝人。橐(tu¥駝):口袋。這裡是裝的意思。
(3)恚(hu@惠):憤怒。
(4)驅:驅趕。
(5)參見《後漢書·張禹傳》。
(6)丹徒:縣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大江:這裡指流經丹徒一帶的長江。
(7)錢唐:古縣名。秦置錢唐縣,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以西靈隱山麓。兩漢時為會稽西部都尉所管轄。浙江:錢塘江。
【譯文】
傳書上說: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放在鑊裡煮,然後用皮口袋裝了丟到江裡。伍子胥很憤恨,於是攪動江水成為波濤,把人淹死。如今會稽,沿丹徒的長江,錢唐的浙江,都建了伍子胥的廟。大概想安慰他怨恨的心,止住那兇猛的波濤。說吳王殺死伍子胥,把他丟在江裡,有這事;但說他怨恨憤怒攪動江水成為波濤,就沒有其事。
【原文】
16·13屈原懷恨,自投湘江(1),湘江不為濤;申徒狄蹈河而死(2),河水不為濤。世人必曰屈原、申徒狄不能勇猛,力怒不如子胥。夫衛菹子路而漢烹彭越(3),子胥勇猛不過子路、彭越,然二士不能發怒於鼎鑊之中,以烹湯菹汁瀋漎旁人(4)。子胥亦自先入鑊,乃入江(5)。在鑊中之時,其神安居(6)?豈怯於鑊湯,勇於江水哉?何其怒氣前後不相副也!且投於江中,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錢唐浙江,有吳通陵江(7)。或言投于丹徒大江,無濤;欲言投於錢唐浙江,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8)。三江有濤,豈分橐中之體,散置三江中乎?人若恨恚也,仇讎未死(9),子孫遺在,可也。今吳國已滅,夫差無類(10),吳為會稽,立置太守,子胥之神,復何怨苦?為濤不止,欲何求索?吳、越在時,分會稽郡,越治山陰(11),吳都今吳,餘暨以南屬越(12),錢唐以北屬吳。錢唐之江,兩國界也。山陰、上虞在越界中(13),子胥入吳之江,為濤當自上吳界中(14),何為入越之地?怨恚吳王,發怒越江,違失道理,無神之驗也。且夫水難驅而人易從也。生任筋力,死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