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始分,形體尚小,相去近也。近則或枕於不周之山(4),共工得折之,女媧得補之也。
【註釋】
(1)元氣:即自然之氣。參見4·1注(4)。
(2)渾沌:天地未分以前的狀態。
(3)溟涬(mǐng xìng酩幸):天地未形成時的自然之氣。這裡指宇宙混茫狀態。濛。。(méng hòng蒙訌):混沌的樣子。
(4)枕:臨近,靠近。
【譯文】
解釋《周易》的人說:“元氣還沒有區分開,渾渾沌沌是一體。”儒者的書上說:“自然之氣渾渾沌沌模糊不清,是氣還沒有分清濁的狀態。等到它們區分開來,清的成了天,濁的成了地。”按照解釋《周易》的人和儒者書上說的,天地剛分離時,形體還小,相互間距離很近。因為天地間距離很近,那麼天也許靠近不周山,所以共工能毀壞它,女媧能補好它。
【原文】
31·6含氣之類,無有不長。天地,含氣之自然也,從始立以來,年歲甚多,則天地相去,廣狹遠近,不可復計。儒書之言,殆有所見。然其言觸不周山而折天柱,絕地維,消煉五石補蒼天(1),斷鰲之足以立四極,猶為虛也。何則?山雖動(2),共工之力不能折也。豈天地始分之時,山小而人反大乎?何以能觸而折之?以五色石補天,尚可謂五石若藥石治病之狀(3)。至其斷鰲之足以立四極,難論言也。從女媧以來久矣,四極之立自若(4),鰲之足乎?
【註釋】
(1)消:章錄楊校宋本作“銷”,可從。上文有“銷煉”,可證。銷煉五石補蒼天:與下文“斷鰲之石以立四極”不對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