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刺蝟的優雅,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夠了。
然而,今早我從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得知,我對合法文化的憧憬被我對其他非法文化的愛好所感染,這並不是一個出身低微、並且透過自學方式得到思想啟蒙的我的羞辱標記,而是佔據主宰地位的知識分子階層的現代特徵。要問我從何而知?那是出自一位社會學家之口,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位社會學家要是知道有一個穿著爽健牌由William Mathias Scholl博士的名字命名,於1904年建立的足部健康護理品牌。 --譯註鞋子的門房剛剛把他當作是供在佛堂中的聖像一般頂禮膜拜的話,他會作何感想。要知道,他研究的可是知識分子文化實踐的演變過程,而在這之前,知識分子只會從早到晚沉溺在高等教育當中,而如今卻能諸多思想兼收幷蓄,雅俗共賞,由此,真假文化的界限被無可救藥地弄亂了,他描述了一個有古典文學職銜的老師。要是在過去的話,這樣的老師也許只會聽巴赫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國音樂家。--譯註的音樂,看莫里亞克莫里亞克(Fran�ois Mauriac,1885…1970),法國作家,擅長心理描寫,代表作《黛萊絲·苔斯蓋魯》。--譯註的書,看文藝電影和實驗電影,而如今,這樣一位老師聽的是亨德爾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英籍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