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見面禮,空間之棄婦也悠閒,晴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叔走到沈萍面前,躬身一禮。說道:“老姑奶奶,老爺請您進去。”
“他怎麼,沒自個兒出來迎接我?”
沈萍有些不悅,怨怪沈豐沒有親自出來迎接她。這是還在記仇?記著當年我沒借給他銀錢?想到這個可能,沈萍的臉色,就更難看了。
“老姑奶奶,我們老爺的腿腳,不方便出來接人。”
劉叔也沒掖著藏著,這營州城裡誰不知道,咱們家老爺腿腳不好。
這老太太可好,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想讓咱們老爺親自出來接。真不知道,這老太太是真傻?還是腦子缺根弦。
劉叔也挺逗的,那不是一個意思嗎?
“呃。”沈萍忽然想到了什麼?把要說出口的話,嚥了回去。
“老姑奶奶,咱們進去吧!”
“嗯。”
這會兒,沈萍都不知道自個兒怎麼了?怎麼到了這裡,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劉叔在前面引路,沈萍一家人跟在劉叔的後面,一路行來,邱氏的眼睛有點兒不夠用了。
家裡是婆婆當家,她平時都是在家裡做繡活,繡好的物件,都是婆婆拿到鎮上的喜貨鋪子去賣。
她也就是逢年過節的,能跟婆婆在鎮上走走,置辦些年節的用品。
前些日子,喜貨鋪子搬走了,婆婆與她還有閨女,再也沒處接繡活了。
眼看著家裡日漸捉襟見肘,維護日常的開銷都難。而相公和兒子,是隻知道讀聖賢書的,平時家裡,油瓶子倒了都看不見。
可是婆婆,還是一味的慣著他們只讀書,不肯跟他們說出來家裡現在的狀況。
直到兒子學堂放年假,說來年正月十六開課,就要交明年上半年的學費,婆婆才變了臉。
婆婆陰著臉,一聲不響的沉默了一天,才與他們說:要來侄子這裡借錢。
本來,婆婆要自個兒來,可是相公不答應,這麼遠的路,又天寒地凍的,一個老人家怎麼放心她一個人出來。
婆婆又思忖了一個晚上,天還沒亮,就讓他們起來收拾東西,說跟她一起來營州。
當時家裡人,都愣住了,婆婆說找侄子借錢的時候,她都是吃驚的,婆婆何時有個侄子。
她偷偷的問相公才知道,婆婆不僅有侄子,還不止一個。只是多年前,已經沒了來往。
聽相公說完,她就愣了,這都多年不來往了,人家還能借錢給他們嗎?
帶著這個疑問,他們上路了。他們的認知裡,營州城可是個大地方,可不是他們那個鎮子能比的。
可是剛剛驢車停在婆婆說的地方,他們一家子,瞧見這麼氣派的大宅院都懵了。
就是鎮長家,也沒有這麼氣派的大宅子。她當時都想,是不是婆婆記錯了地方?
誰知道,婆婆跟那個小子說了她侄子的名字,那個小子就關門進去了。
不大一會兒,就真的有個穿著體面的男人,來請他們進來。
他們居然走進了這個大宅院,邱氏都覺得自個兒在做夢。偷眼瞅著一家人都在旁邊,她就想著,這個夢千萬不要醒。就算要醒來,也要晚一會兒才好。
劉叔領著老姑奶奶一家,終於進了松院。
入眼望去,哪怕現在是光禿禿的冬日裡,佈置恰當的幾處小景,依舊把院子渲染的古樸典雅。
沈萍看著兒子的眼神,就知道兒子喜歡這裡。她四下瞅瞅,這樣的院子,才配得上才高八斗的讀書人。
兒子一定想著,這院子要是自家的就好了,這裡真的是讀書做學問的好所在。
平日裡,兒子讀書累了,約上幾個友人,喝喝茶,聊聊學問,那樣該有多好。
沈萍回想著,兒子是讀書的料,卻因為家境貧寒,他們沒有能力在供他讀書給耽誤了。
所以,她現在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孫子,哪怕她捨出去這張老臉,她也得讓孫子繼續讀書。
當沈老爺子,瞧見被兒子媳婦攙扶進門的沈萍,差點兒認不出。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今個兒他才算真正的領悟到了。
“老姑,您來了。侄子身子不便,就不給您磕頭了,您請坐。”
坐在輪椅上的沈老爺子,請老姑一家落座。
沈萍順勢坐下之後,才招來兒子媳婦。
“金田,邱氏,來給你們表哥見禮。”
“是,娘。”
聽了老太太吩咐,代金田和邱氏,恭恭敬敬的給表哥見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