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如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葉小娟找茬,農女王妃非等閒,季如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柳不由慶幸這兩天並未下雪,不然的話估計就沒那麼熱鬧了。
由於今晚是元夕節,街上早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從小玩具到吃食,應有盡有。
最讓葉柳興奮的還是各種各樣的活動。
往日裡鎮子上並沒有許多的活動,都是賣小吃食居多,今日裡出來一看,簡直重新整理葉柳的觀念。
還以為古代的人生活都很枯燥,現如今看來,都是人們錯誤的認知。
古時候的人們之所以沒有那麼多的活動,是因為長期處於貧困時期,因此一年到頭的也難得搞幾次活動,而元夕便是一種。
元夕算是個大的節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即便是家裡再窮的人,也都會到鎮子上看一看,即便買不起東西,或者玩不起活動,也能湊個熱鬧。
往日裡那些有錢人都是在自家舉行各種活動,遇上像元夕這樣的節日,也會出來圖個熱鬧。
因此,葉柳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還真是人山人海啊。
各種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哪裡存在“匱乏”一說。
“葉柳姐姐,我想去玩那個捏泥人兒。”小唐代兩眼發光地看著那個捏泥人的小攤子,扯著葉柳的手問道。
葉柳雖然只比他大了兩三歲,卻成熟不少,因此小唐代很喜歡在葉柳面前撒嬌。
葉柳看得好笑,便留下來陪他捏泥人,唐唐也留了下來,兩個表哥和葉林葉竹在看一檔做面具的,其餘幾人就到旁邊做燈的去湊熱鬧。
方氏看人家做的各種燈很是漂亮,愛不釋手,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太太,不若帶上一個,到許願湖裡投上一盞,保管您今年心願達成。”賣燈的看到方氏很喜愛的樣子,隨口推薦到。
這兒有個習俗,元夕可以藉助燈盞來許願,達成今年的心願。
與七夕時候的許願不同,這時候的人們許的願望,通常是與莊稼收成有關的,要麼就是期盼全家人一年順風順水,和和睦睦。
方氏聽他說的有理,便想著挑上一個,到一出鎮子的那處湖裡去投放。
她倒是知道,每年都有許多人到那處去放燈盞,那兒總能看到人們投放的燈盞,就算是平日裡,有些需要許願的人們,也會到那兒去。
往年方氏從來就沒機會去投放,現如今藉著這次機會,她想好好許個願,希望家裡人都順順利利,健健康康的,她就滿足了。
“你這個荷花燈是怎麼賣的?”她見那荷花燈晶瑩剔透的,很是喜人,不由詢問道。
“太太您的眼光可真好,這蓮花燈我統共沒做幾個,就是因為做工複雜不說,用料也很挑剔,您看著晶瑩剔透的模樣便知道了。我也不多收,其他人的都是三十二文,我便收您三十文好了。”那攤主一張嘴彷彿吃了油般,說起話來都不帶停頓的,一氣呵成。
方氏覺得有些小貴,正要討價還價一番,見到另外一人拿起那蓮花燈,她擔心遲了被人買走了,便掏出三十文錢,就要遞給攤主。
“這蓮花燈我要了,給我包好吧。”一個年輕的女聲忽然響起。
方氏一愣,這遞錢的動作就有些頓住了。
只見是一位穿著粉色裙子的少女,大約十四五歲,身邊帶著倆丫鬟,只是那表情卻有些頤氣指使般。
葉柳正在陪小唐代捏泥人,眼看差不都要捏好了,聽到一陣熟悉的聲音,於是抬起頭來,一看,居然是葉小娟。
“小娟,居然是你。你也是出來玩的嗎?”方氏自然是認得葉小娟的,只是葉小娟家雖然在鎮子裡,但卻沒那個能力使得起丫鬟才對,為何小娟才不到一個月沒見,居然就連外出都帶上兩個丫鬟了。
“是啊,方嬸兒,你也來買東西的吧,看來咱倆的眼光差不多,我也看上那盞蓮花燈了,不若我給方嬸三十文,您讓給我如何。”葉小娟笑著問道,隨即又朝身邊的丫鬟說道,“翠屏,給錢。”
葉小娟那說出來的話,方氏聽得有些不舒服,按理這蓮花燈是她先看上,並要買的,眼看她的錢都已經遞出去了,小娟才拿起燈來,看都沒看就說要這盞蓮花燈。
怎麼看怎麼覺得她是故意的。
你要便要吧,我還未給攤主錢呢,又為何要說給回我三十文,這樣說道是顯得有些顯擺的意思。
只是方氏到底是看在她和葉柳有交情的份上,沒有為難她,“小娟既然要便買去了吧,方嬸再挑過其他的便是了。”
說著便伸手去拿起一盞兔子的等,那兔子的兩隻耳朵有點點彎彎的,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