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神風學院(四),心為你而跳,夢中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燈如豆,夜如墨,心如海。
天氣突然毫無預兆的下起雨來,把一個個措手不及的學生淋成了落湯雞。
同時被淋成落湯雞的,還有王雪淵和孫小貝手裡費了很大勁,仍舊沒有吃完的炸雞腿。
神風嶺市一年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下雨。雨水一來,溫度會立刻降到很低。隨時都會變得冷冰冰的天氣,是司馬懿想要儘快離開神風學院,離開神風嶺市的原因之一。
儘管,司馬懿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一百多年。
一百多年前,司馬懿和自己的哥哥司馬朗剛到這裡的時候,神風學院還只是一片疏於管理的莊稼地。
那時,由於神風嶺市處於比較偏僻的地方,交通不發達,資訊也不怎麼流通。當時生活在神風嶺市的居民,只是幾戶窮苦的人家。
他們大部分居住在山頂上,或者山腰間,沒有幾個人敢居住在山腳下。因為當地經常很突然地就會發生洪水災害——降雨太多,排水不夠的緣故。
即使他們居住在山頂上或者山腰間,依然住不踏實。除了要擔心一場大雨就會引發的洪水災害,他們同時還要想盡辦法預防隔幾個月就會發生的泥石流。
一百多年前,神風嶺還不是一個市,而是一座大山延伸出來的山嶺。
對於當時居住在神風嶺的居民而言,種莊稼餬口固然重要,但是在大山裡大量的植樹造林,穩固山體泥土,以此來保命,更加重要。
在生活於神風嶺的老一輩心目中,無論是下到山腳下的平地上種莊稼,還是在大山裡植樹造林,顯然都比孩子們上學學習重要一百倍。
所以,那個時候的神風嶺,沒有一所學校,從來就沒有。在一個老中青三世同堂的家庭裡,竟然也沒有一個人識字。
那個時候,山腳下住著一個已經被人遺忘的老婆婆。在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又要忍受頻頻發生的自然災害,那種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她是整個神風嶺唯一活到四世同堂的人。
於是,當她的曾孫子長大成人以後,已經對老婆婆沒有多少記憶和親情的曾孫子,開始嫌棄老婆婆太老太沒有。她的存在被視為是多餘的,而且多一張嘴浪費糧食。
漸漸地,曾孫媳婦開始罵毫無用處的老婆婆“老不死的,妖怪,千年老妖。”若不是看在老婆婆年齡太大、身子骨快要散架、身上終年不換的衣服已經散發出臭味的份上,曾孫媳婦不願意髒了自己的手,否則她真準備對一直活得很堅挺的老婆婆動手了。
老婆婆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都相繼去世以後。老婆婆徹底淪落成一個沒人管沒人問的人。每天躲在暗無天日的角落裡等死,在等死的漫長時光裡還要忍受,偶爾經過的曾兒媳婦的謾罵。
對於曾兒媳婦對老婆婆的謾罵,一開始曾孫子保持不表態冷眼旁觀,任由事態發展的態度(當然他心裡是希望老婆婆能突然氣火攻心而死的)。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曾孫子對自己曾祖母破衣爛衫上散發出的濃烈臭味忍無可忍,也加入到曾媳婦辱罵老婆婆的戰鬥中來。希望透過這個方式,加速老婆婆“自然死亡”到程序。
如果說一百多年前生活在極其封閉的神風嶺,愚昧又無知的人們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從祖宗那裡流傳下來的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了。
然而這個代代相傳優良傳統,在漫長而艱難的歲月中,一點點被打磨的日漸稀薄。尤其是在經歷了物是人非的滄海桑田的變化以後,那最後的一點點殘留的稀薄,終於完全消耗殆盡了。
瘦小的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的老婆婆,被曾孫子一家人抬到了山腳下的一間荒廢的石屋裡。一天天用日漸汙濁的眼睛,觀望著頭頂那片日漸狹窄的寂寥天空。
有的時候,老婆婆也會覺得自己活得太長了,她已經一百零二歲了。但是在新一輩眼中,她早已經是一個老的讓人無法記得年齡和姓名的“妖怪、老不死的、千年老妖。”
如果除了呼吸以外還有多餘的力氣,她也想自己了卻自己悲慘而過分漫長的一生。然而,除了呼吸,除了等死,除了等待突然而至的泥石流和洪水把自己沒頂而過,一了百了,老婆婆什麼也做不了。
那段在死一般的孤寂中獨自等待的漫長時光,時間好像靜止了。
大約又過了十年的樣子,被皺紋和老皮一層層包裹起來的老婆婆,沒有等到期待中的死亡,反而等來了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
一個赤身裸體的嬰兒被放置在一個竹籃子裡,隨著兩米多深的洪水一直漂盪到老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